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基于“道德人”与“经济人”融合的视角
本文选题:职业道德 切入点:“道德人”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斯密难题"出发,对"道德人"与"经济人"两种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多以"道德人"假设为价值取向基点,忽视了"经济人"价值取中的合理性成分是造成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根本原因;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学习要支付相应"成本",在"成本"支付过程中伴有不同时段、不同层次的利益诉求,"成本"的支付应以其是否得到对等补偿为前提。文章提出可以通过树立"道德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建立职业道德"成本补偿"机制、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等策略,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合理内核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有效整合,以有效提升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Smith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o value orientations of "moral man" and "economic man", and thinks that the mor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is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moral man". Neglecting the rational component in the value of "economic man"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low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and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 to pay the corresponding "cost" for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s study,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in the process of "cost" payment. In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rest demands, the payment of "cost" should be based on whether or not it is compensated on a reciprocal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which can be set up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oral person econom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rational kernel of "moral man" and "economic man" in th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cost compens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stimulate students' autonomy and initiative, etc.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thics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作者单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5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期: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SJD268,主持人:高长江)
【分类号】:G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和平;;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实践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2期
2 胡薇;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0期
3 刘翠湘;;职业院校需改进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1年05期
4 李雷;关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1年03期
5 袁昌才,袁国华;对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王艳青;会计教学中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吴曼;刘敏;;加强技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山东劳动保障;2001年08期
8 裴森;;企业对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5期
9 陈嵩;;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现状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2年05期
10 苏茂芳;;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芳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边振球;;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3 孟党生;;浅谈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碧华;缪琳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共同构筑和谐社会[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白彦婷;;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新;;我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和思考[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丁志强;;校企深度融合 增强职业道德教育[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史素玲;孙连勇;;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创新问题的研究[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李广阳;;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聪玮;;寓职业道德教育于烹饪技能教学[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校 杨刚;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N];广西日报;2007年
2 张平;重视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N];贵州日报;2005年
3 黑龙江省第三卫生学校 杜庆芝;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N];山西青年报;2014年
4 吕铭旭;加强中专学校职业道德教育[N];甘肃日报;2003年
5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商其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道德教育[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记者 谢军;上海现代职业技校坚持“三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2年
7 金宏;成都市高新区政协建言 扎实搞好“高职教育”[N];四川政协报;2010年
8 杨玲;遵循荣辱观开展职业道德教育[N];汕头日报;2007年
9 苏霖;在新的形势下改革会议培训制度[N];财会信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建写;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崔浩;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菊;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云;陕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红;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峰;论建筑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邵长胜;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刚;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廖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与岗位意识培养[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71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57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