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俄罗斯国家资格框架的制订及内容解析

发布时间:2018-03-21 11:42

  本文选题:俄罗斯 切入点:国家资格框架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间的沟通是当代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制定国家资格框架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措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加入了博洛尼亚进程,开启了国家资格框架的制订,在借鉴欧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广泛征求了企业界、学界及国际组织专家的意见,制订了独具特色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国家资格框架。其制订过程和内容对我国国家资格框架的制订有很好的启迪和借鉴。
[Abstract]:The key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in contempor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link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labor market, and to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ll kinds of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olve this problem.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Russia joined the Bologna process and initiated the formulation of a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practic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ountry, Russia extensively solicited the opinions of experts from the business community, academic circl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drawn up, and the process and content of its formulation have provided good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to the formulation of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in China.
【作者单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
【分类号】:G719.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玉荣;;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2 马里滋亚·朱利莫;卡洛·南尼;梅伟惠;瞿姗姗;;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意大利大学改革[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汪维;;解读“博洛尼亚进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白玫;黄永乐;;澳大利亚对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回应[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5 孟繁红;;俄罗斯高校对博洛尼亚进程的参与[J];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6 郄海霞;欧洲"博洛尼亚进程"遭遇阻力[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周满生;;博洛尼亚进程:中国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5期

8 安东尼奥·诺沃阿;;“博洛尼亚进程”背景下对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9 胡维华;;博洛尼亚进程在各国的进展及其启示[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葡萄牙与“博洛尼亚进程”[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陈璐 编译;“博洛尼亚进程”十年风雨不断[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博洛尼亚进程”在德国10年看利弊[N];光明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沈祖芸 杨晨光;大学应当成为一个知识社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高校教育创新 国外专家来支招[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赵嘉政;斯洛文尼亚高教改革很费劲[N];光明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仇方迎 赵凤华;巴黎高科:我们怎样培养工程师[N];科技日报;2006年

7 沈祖芸 唐景莉 杨晨光;在学生交流中产生创新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匈牙利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刘立园;一体与多元视域下挪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陈璐;博洛尼亚进程下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高静;“博洛尼亚进程”新进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仇妍;“博洛尼亚进程”及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尚海漫;博洛尼亚进程中芬兰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孙传春;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高等教育政策调整[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隋萌萌;“博洛尼亚进程”研究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2014年

9 王惠芝;博洛尼亚进程中的乌克兰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萌;高等教育全球化视角下的博洛尼亚进程:分析与借鉴[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643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643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