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工匠精神衰微的现代性困境与超越

发布时间:2018-03-23 08:37

  本文选题:工匠精神 切入点:现代性 出处:《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2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工匠精神在当代遭到解构与稀释,现代性视域应成为反思工匠精神衰微的一个重要视角:工业化的分工过细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科学技术的祛魅膨胀了人类中心主义,资本逻辑的功利主义衍生了逐利思想,现代机器工业对人主体性的消解等都是造成工匠精神衰微的重要根源。超越工匠精神衰微的现代性困境,可通过完善现代职业教育"软实力"提升的内核向度;构建现代化职业发展机制的刚性支持向度;筑牢技术传承方式科学化转变的保障向度;彰显现代化背景下主体发展的动力向度。
[Abstract]:The artisan spirit has been deconstructed and diluted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and modernity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angle of view to reflect on the decline of artisans' spirit: the excessive division of labor in industrialization leads to the one-sid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disenchan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lates anthropocentrism. The utilitarianism of capital logic gives rise to the idea of pursuing profit, and the dissolving of human subjectivity in modern machin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decline of craftsman's spirit, which transcends the plight of modernity in which craftsman's spirit decays. We can improve the kernel orientation of "soft power"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 the rigid supporting direction of moder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echanism, build the guarantee direction of scientific transformation of technology inheritance mode. Highlight the dynamic direction of the main body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作者单位】: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基金】:2015年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职业技术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 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佛山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2016-GJ71),主持人:肖薇薇 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顺德教育与产业、城市关系研究”(2016-BZZ1),主持人:陈文海
【分类号】:G71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富春;现代性的意义[J];学术月刊;2001年01期

2 万俊人;“现代性”的“中国知识”[J];学术月刊;2001年03期

3 姚文放;全球性与现代性[J];求是学刊;2002年05期

4 吕乃基;论现代性的哲学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5 杨国荣;哲学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反思——现代性反思的哲学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生长点[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李进书;后传统社会:传统与现代性对话之所[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01期

8 侯玉波;徐青肖;张瑾;;从生育态度看思维方式对个体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6年01期

9 陈志英;;法律中的现代性——以歧视为视角[J];江汉论坛;2006年09期

10 尉利工;;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杨成波;;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俞吾金;;坚持现代性:历史大错位中的价值选择[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王锐生;;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邵龙宝;;如何看待我们的文化传统——兼论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联姻与勾连[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7 邹诗鹏;;全球现代性重建与中国文化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8 陈红玉;;设计与现代性[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陆静;;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化[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章益国;;一还是多、同还是异——“东亚现代性”思潮略说[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简德彬;新现代性崛起与乡土美学建构[N];文艺报;2005年

2 崔伟奇;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N];光明日报;2007年

3 李进书;谁将成为现代性的主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刘悦笛(哲学所);20世纪“中西文化”之争与“现代性”启蒙[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沈湘平;后形而上学的现代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左页;直面现代性的挑战:奋斗还是应对?[N];深圳特区报;2012年

7 陈龙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和庸”现代性: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基础[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书评人 思郁;水与文明的现代性[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9 刘恪 王一川;回到现代性的地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N];文汇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菲;论鲍十小说的现代性[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2 皮理文;汲古得今 融通好己—刍议工笔画的当代转换与我的创作方法[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3 李颖慧;《古屋青苔》的现代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琦超;清末立宪之争及其现代性反思[D];辽宁大学;2015年

5 曹培;《开明国语课本》的图文叙事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6 武傲男;当代中国女性身体的医疗化[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李静;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建设性[D];吉林大学;2008年

8 喻燕;从崇高到荒诞[D];安徽大学;2012年

9 冯晓坤;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现代性独立人格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田甜;社会转型视角下《孽海花》的现代性书写[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52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652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e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