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高职衔接的理想回归与可行路径

发布时间:2018-04-17 03:07

  本文选题:职业教育 + 职教改革 ; 参考:《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21期


【摘要】:中高职衔接属于我国教育体制顶层设计的范畴,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中高职衔接的应然性入手,分析其出发点是向职业教育的理想回归;再进行实然性分析,探讨中高职衔接面临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升学政策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高职衔接理想与现实之困的可行路径,包括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区域化、中高职院校之间的集团化、区分中职学校功能的分类施策。
[Abstract]:The convergence of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elongs to the top-level design of our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Starting with the necessity of middle and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tarting point is to return to the ide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n the realistic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discus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training goal, teaching content, promotion policy and so on in the connection of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way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connecting the ideal and reality in the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cluding the regionaliza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active action, the collectivization between the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作者单位】: 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G7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方龙;吴能全;;“就业难”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本影响机制——基于人力资本红利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12期

2 李红卫;;对职业学校兼顾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年17期

3 杨雪梅;衡代清;;中高职衔接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年24期

4 张海水;胡瑞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与转型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02期

5 闫志利;魏慧敏;;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28期

6 孟景舟;;结构重塑与责任诘问:免费后中职教育的改革走向[J];职教论坛;2014年01期

7 闫志利;宋晓欣;刘燕;;我国中职毕业生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24期

8 沈铭钟;沈建根;刘晓宁;;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3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基于成才与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机械教学再研究[J];成才之路;2014年19期

2 张玉爽;;中高职衔接中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J];成才之路;2015年18期

3 杨根莲;;区域视域下基于工学结合的中高职衔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年09期

4 孙巍;;“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J];成才之路;2015年26期

5 高素英;范亚然;许龙;白仲航;;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津冀高校经验证据的路径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龚小涛;赵居礼;;陕西省中高职衔接发展探索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3年32期

7 张俊生;朱德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办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年27期

8 付陈辉;高秀芳;臧臣;闫志利;;河北省对口招生高校不同专业领域教师对中职生源学生素质的评价[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王盼盼;;RPO服务存在问题及其改进建议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06期

10 江玉国;范莉莉;;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于碳无形资产视角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小娜;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庞宁;中职学生入学动机及招生策略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年

3 吴莉丽;社会流动视界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对策[D];鲁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建昆;;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2 陈国庆;;论中等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以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6期

3 彭正银;人力资本治理模式的选择——基于任务复杂性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8期

4 刘军,周绍伟;人力资本承载力与有效人才流动[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5 张霞;毛基业;;国内企业管理案例研究的进展回顾与改进步骤——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2011)综述[J];管理世界;2012年02期

6 丁良南;;中职学生升学意向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12期

7 徐涵;;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重新考量[J];当代职业教育;2013年04期

8 张启富;;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9 骆品亮,司春林;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贾洪波;;辽宁人力资源素质状况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海民;史宁中;;探寻培养创新人才的可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2期

2 任维哲;;新农村增长方式的可行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宁彤;;大学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境遇、原则与可行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1期

4 吕永乐;曾庆亮;;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探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曾能建;;论解决农村师资“贫血”问题的可行路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陈正华;从背景话边界——理解教育民营化发展边界的一种可行路径[J];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7 方亮;唐世明;罗莎;;产学互动:大学生成才路径新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李明;;产学研结合与地方高校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剑源;;迈向人权范式:当代中国艾滋病防治范式的转型及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雪芹;;消极比赛:类型分析、理论检视及规避路径[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卢致逵;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可行路径[N];中国冶金报;2013年

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直属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王汝强;谈EAP中国化和本土化的可行路径[N];工人日报;2012年

3 记者 张魁勇 王U,

本文编号:1761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761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