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论基于地方产业需求的高职毕业生综合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发布时间:2018-05-06 21:49

  本文选题:人才培养 + 地方高职院校 ; 参考:《继续教育研究》2015年08期


【摘要】: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个时代背景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当地政府、高职院校、学生家长、学生等各方的主要焦点就是就业这个问题。文章从较深层次入手分析我国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当地政府、企业、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多个角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清楚地意识到政府应该对培养就业能力在政策和经费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学生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应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去着手改进;企业要将更多的精力和经费投入到就业能力的培养当中去,将主动意识大力提高。
[Abstract]:The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mployment is the main focus of society, local govern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arent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in the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enterprises, the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students. It is clear to realize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in policy and funding for training employabi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trai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reforming the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o on. Enterprises should put more energy and funds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employability, and actively raise their awareness.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
【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重庆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研究”(编号:14SKI05)
【分类号】:G71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2 周建松;;论“六业贯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及其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5期

3 刘雪梅;;学校制度文化视野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SWOT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伟;张慧英;何伟;;高职环保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年02期

2 张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陈喜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10期

4 赵金华;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职业设计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王建设;;职业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偏离问题及融合策略[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7 崔玉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7期

8 赵弘;;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1期

9 谭建国;;大众化教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邢运凯;;论高职教育主体下的通识教育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智学;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4 彭立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红扣;;高职生就业竞争力培育途径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蒋国良;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几个制约因素[J];江苏高教;2005年06期

3 曾华;马柏平;向南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年23期

4 黄南永;;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衔接企业文化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08年14期

5 陈寿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8年33期

6 管友桥;;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趋向[J];教育与职业;2009年20期

7 刘淑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何杨勇;;高职教育制度缺失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3期

9 夏朝丰;张雪芬;;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学红;从并轨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看高校教育[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田恩舜;关于高校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性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宋景华,刘立功,于世孝;与时俱进 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郑松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关于开展毕业生就业与创业专题实验研究和进行全国第五次优秀论文评比的通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年09期

6 赵亚华;周海正;陈德利;赵月华;;2003年的春天在哪里?——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前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年10期

7 邱笑红;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估工作的几点设想[J];教学与管理;2002年08期

8 吕建明;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9 ;200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大透 视[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3年02期

10 张旭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露;赵发旗;;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查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清;安春梅;施晓虹;;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黄敬宝;;高等教育体制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健艺;;探析基于“社企校生”四方联动的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虹嘉;;企业对商务高职毕业生素质需求的分析[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乌鲁木齐晚报记者 赵晓露 实习生 朱媛;新疆四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N];昌吉日报;2008年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李元卿邋陈峰;开启能源类毕业生就业新思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吕妍;毕业生为何冷落“见习岗位”[N];新华日报;2008年

4 市职介中心 方向东 许莉婵;浅析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N];潮州日报;2009年

5 全国政协委员 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戴皓;进一步落实规范高校毕业生“实习制”[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茹良勤 朱凤喜;郑州测校毕业生今年更走俏[N];中国测绘报;2001年

7 记者 毕式明 实习生 彭伟瑜 通讯员 郑颖妃 曾瑛璐;1.5万个职位“挑选”3万毕业生[N];南方日报;2006年

8 记者 尚志鹏;特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N];三峡日报;2007年

9 实习生 盘永娜 记者 周仕兴 整理;我区采取八大举措力促大学生就业[N];广西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胡殿芳 通讯员 尹峰 李红梅;破解就业难题 新乡高校积极应对(下)[N];新乡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詹一虹;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杨爽;初次就业中大学毕业生与用人组织匹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敏;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常宇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罗海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实战培训”策划方案[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葛晶;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之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忠军;高校毕业生专门化就业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刘永前;高校毕业生与招聘岗位量化评价及优化匹配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晓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尹红;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854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854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