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逻辑契合

发布时间:2018-05-07 03:01

  本文选题:现代职业教育 + 区域经济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摘要】: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的目标属性、"现代性"的主体特征,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形成的依存共生关系,是决定现代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社区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职业岗位要求、终身化教育有效衔接的基本路径,也是未来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秉承独具特色办学理念、坚持多元化发展之路的共同发展愿景。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objective attribute of "people-oriented", the main features of "modernity" and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the orienta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ecided. The basic path for the effective convergence of professional setup, curriculum setup,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industrial structure, job requirements, and lifelong education is also in the future and in a period of time to com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construct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uphold the idea of running school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here to the common development vision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road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ng with regional economy in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基金】:广西高校科研立项项目(LX2014520)
【分类号】:G719.2;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钱津;;论经济发展的本质与动力[J];经济经纬;2006年06期

3 夏霖;;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意蕴[J];教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4 林金良;;论区域经济建设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年36期

5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6 王琴;;发达国家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策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1期

7 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8 张辉;苑桂鑫;;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2008年17期

9 王金星;米洪义;;教育经济源流、价值与职业教育探微[J];职教论坛;2010年05期

10 王川;;试论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国;;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周传斌;;后现代视野中的阿拉伯—伊斯兰传统[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4期

3 刘红秀;霍艳虹;;浅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J];北方园艺;2010年14期

4 方宇波;;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师生角色转变与教学改革新构想[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姚丹丽;;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魏明超;;现代性的内涵阐释[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有存;陈万强;;扩大开放办学 推进工学结合[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杨艳芳;;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方法[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周雯婷;李艳会;;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与践行机制[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6期

10 卢春霞;范小荣;;广州城建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寒凝;现代家具的色彩意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刘国胜;中国现代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D];武汉大学;2011年

6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7 张兰英;对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若干反思和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寇丽平;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彦斌;权力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徐寿波;;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时代划分问题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4 陈万明;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探索[J];江苏高教;2002年02期

5 王雁琳;英国职业教育的市场化[J];教育与经济;2002年03期

6 刘文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7年02期

7 马建斌;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8 刘济良;;生命体验: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10 张佑林;;职业教育: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J];教育与职业;2007年2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巍杰;试论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2 何国清;论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及其战略意义[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桂雪霞;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应对入世挑战[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熊伟;西部区域经济与金融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5 肖迪;试论网络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区域经济[J];北京统计;2003年10期

7 周应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张小南;西部开发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符宇忠,赵明;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靳铭;陕北区域经济环境的建设与经营[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荔;;品牌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述山西品牌的没落和缺失[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沈洪;;商洛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金融支持研究[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3 蒋正华;;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加快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4 林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东西部关系问题[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来永钧;孙玉亭;王修鹏;;标准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A];2012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12年

6 陈晓娟;;成都市金牛区区域经济调查报告[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张锋;杨凡;田敏;;川渝两地城乡统筹与区域经济[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玫玫;;论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邱志忠;;绿色生产力与区域经济[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10 林宝志;;浅谈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临安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坚;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1年

2 徐晓琴;区域经济合作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N];中国审计报;2005年

3 马莉;上海合作组织迈向区域经济合作[N];国际商报;2003年

4 黄庭满;格局之变:从省份经济走向区域经济[N];国际商报;2005年

5 陈元杰;发展区域经济必先强基础[N];经理日报;2004年

6 记者 任春;我国与欧盟建立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徐庭娅;上合区域经济合作具五大优势[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8 记者 苗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十月召开[N];财会信报;2006年

9 陈孟平;强化区域经济 淡化区或经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李钢 刘华芹;加速推进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N];国际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6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周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何频;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缪莉;区域经济合作的安全收益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岩;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海明;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罗远鹏;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5 沈洁;湖北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与驱动力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波;乡镇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定位及其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袁伟彦;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晓丹;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刘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共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陈素香;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政府行为[D];汕头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5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855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e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