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7 14:31

  本文选题:高职学生 + 政治认同 ; 参考:《高教探索》2017年06期


【摘要】:采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政治认同总体较高,学生关注的网络信息类别、政治面貌、辅导员的影响力3个因素对学生的政治认同影响程度较大;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状况不尽相同,学生的网络关注呈多元化,各类教育主体或教育形式对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的差异较大。为此,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精准化的政治认同教育;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提升学生的政治认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机整合各类教育形式,构建立体多维的政治认同教育体系。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optimal sca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generally high, the type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concerned by the students, and the political outlook. The influence of counselors on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counselors, and the status of political identity of different student groups is not the same, and the students' network concern is diversifie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educational subjects or forms on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is quite different. Therefore, we can use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to realize accurate political identity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propaganda position, guid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current social affairs, enhance students' political cognition, and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Organically integrate all kinds of educational forms and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and multi-dimensional political identity educ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5年度广东省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依法治国视野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2015DYZZ018) 2014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的隐性传播策略研究”(2014ZK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忠甫;;论基层的政治认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薛中国;;政治认同概念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刍议[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程波辉;;论构建现代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J];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袁其波;;政治认同的概念与特征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杨勇;娄淑华;;论政治认同[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刘包产;;当前中国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胡岳鹏;倪大伟;;政治认同与利益表达相关性探析[J];前沿;2008年07期

10 姜国峰;李敏;;大学生政治认同趋向的放射与归一要素解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自强;;“创造性政治”视角下农民政治认同的现代性转换[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2 周敏凯;;政治认同建构与和谐社会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方旭光;;政治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袁文伟;;扩大公民权利 强化政治认同[A];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历程与经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党史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中国;关于“政治认同”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白乐;学者建议 欧洲公民学习欧盟语言促进政治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齐卫平;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接续”与“重构”[N];学习时报;2012年

4 黄铸;中华民族应该坚持何种政治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孔德永;动态理解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陈春燕 戴玉;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新途径[N];吉林日报;2010年

7 王岳川;精神对峙与价值滑动[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李欣宏 刘佳祥 田长春;信息化条件下心理动员面临新挑战[N];中国国防报;2008年

9 记者 姚学文;创新活动载体 力戒形式主义[N];湖南日报;2009年

10 扬州市江都区法院院长 袁江华;核心价值观促进法院科学发展[N];江苏法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刘贝贝;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元修成;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贝贝;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冰冰;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程波辉;转型期中国政治认同重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璐;利益、制度与价值—政治认同的逻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孟令辉;城乡政治认同比较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志超;网络空间中公民政治认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高雅;政治认同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胡俊;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村干部政治认同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9 李海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10 雷于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57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857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9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