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与思考:论高职院校对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意义
本文选题:借鉴 + 思考 ; 参考:《职教论坛》2015年06期
【摘要】:以区分高职院校与转型院校为开端,选取现有高职院校对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借鉴意义为立场,从管理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等方面入手,认识高职院校与转型院校区别,讨论具体的借鉴方式,并进行相应反思。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一方面应兼顾人才"立交桥"整体需求,获取更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另一方面,应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同时应具有前瞻性,寻找自身在职教框架中的独特性,由借鉴到独特,在文化与职业教育融合中不断拓展丰富内涵。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ransi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ference meaning of the exist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syste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 and practice system, etc.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ransitional colleges, to discuss the specific ways of reference, and to reflect accordingly. On the one h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technology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overall demand of talents'"overpass" and obtain a more perfect frame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speed up the digitiza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forward-looking to find its own unique in the framework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reference to unique, i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antly expand the rich connot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分类号】:G718.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忠岘;郭显林;;提升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学生满意度的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阮志刚;任义学;;高职路桥工程类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4年06期
3 陈杰东;梁仁建;翁建红;潘志;李亚男;;职业核心能力嵌入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张俊青;陈海峰;朱燕翔;;校企合作与高职院校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关系实证研究[J];广西教育;2014年27期
5 张俊青;朱燕翔;陈海峰;;基于“两个系统”的广西高职院校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2014年35期
6 彭远芳;黄晓峰;;关于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开发标准试题库的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7 黄雄波;喻晓;;职业竞争力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34期
8 黄云奇;;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探讨[J];广西教育;2014年43期
9 黄云奇;;以校企利益共同体为平台的高职师资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4年10期
10 孙雪菲;;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新思路——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蒋文沛;;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设计的思考[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景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课堂教学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单作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飞;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刘冬青;基于企业需求的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超;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伟;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式教学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邓明川;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丹;完善高等职业学院教师评价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7 郑永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驱动课程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8 莫小满;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4年
9 雷晓莉;高职生现代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赵莉;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娟;阙海宝;;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发展建议——源自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2 戴勇;;优秀女子400m栏运动员技术类型特征分析与评价[J];中国体育科技;2008年06期
3 尹中原;提高铁饼旋转技术的关键环节——正面旋转技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4 洪少峰;对三级跳远技术类型的再认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万宋斌;论标枪非投掷臂技术类型在最后用力中的作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6 金宗强;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类型判别函数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吴国生;董雷;;三级跳远技术类型与3跳比例的研究[J];运动;2014年03期
8 周新华 ,李超红;“三跳比例”在“三级跳远”教学中的应用[J];郴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4年02期
9 吴艳玲,邓晖;三级跳远技术类型分析及训练的发展趋势[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刘恭;李维宏;;浅谈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现状[J];科技信息;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宗强;姜卫芬;;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类型判别函数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刘荣曾;;在国家队进行体操技术研究的方法和体会[A];第三届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C];1982年
,本文编号:1885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88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