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焊接工艺应力形成的可视化学习

发布时间:2018-05-20 09:55

  本文选题:焊接 + 工艺应力 ; 参考:《力学与实践》2015年04期


【摘要】:通过热塑性塑料焊接与金属焊接热过程的相似性,选取聚碳酸酯作为塑料焊接的焊材,进行工艺应力产生与分布规律的可视化教学.针对"模拟热气焊"和"火焰模拟压力焊"两种不同的焊接模式,通过光弹性实验方法切实理解焊接工艺应力的产生机理,实现这一过程的教学可视化.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rmoplastic welding and metal welding, polycarbonate is selected as welding material for plastic welding, and visual teaching of process stress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s carried out. Aiming at the two different welding modes of "simulated hot gas welding" and "flame simulated pressure welding", the mechanism of stress generation in welding process is effectively understood by means of photoelastic experiment, and the teaching visualization of this process is realized.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
【分类号】:TG404-4;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赖曾美,,张鸿庆,唐新成;焊接残余应力的光弹性模拟分析[J];机械强度;1995年02期

2 赖曾美;张鸿庆;唐新成;卢志辉;;工艺应力与变形的光弹塑模拟技术的探索[J];实验力学;1989年03期

3 唐新成;赖曾美;张鸿庆;;工艺应力模拟技术中的热相似律[J];实验力学;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德宽,童纪雄,林奇辉;聚苯乙烯注射制件中的内应力[J];工程塑料应用;1989年02期

2 陈刚;张磊;吴保桥;钟斌;吴勇忠;;喷丸处理对S形辐板车轮辐板表面周向残余应力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J];安徽冶金;2009年04期

3 王静宜,谈育煦;LD10合金滚压强化层的TEM分析及其强化机制探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11期

4 王斌,祝菊生;铁路货车轴承滚子裂纹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5 刘菊东;王贵成;陈康敏;贾志宏;;基于缓进给湿磨的表面硬化研究[J];兵工学报;2006年03期

6 张亦良;黄惠茹;李想;;车削加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7 赵丽丽,张以都;预拉伸板轧制-拉伸残余应力的计算机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8 赵丽丽;张以都;;基于轧制应力分布的铝合金厚板淬火应力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赵晓慈;张以都;张洪伟;;环件径向冷轧塑性变形及残余应力分布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10 王强;陈雪梅;张文光;王欣;;A-100钢开缝衬套孔挤压强化残余应力场[J];中国表面工程;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召煜;李国禄;王海斗;刘金海;徐滨士;康嘉杰;;云纹干涉法测量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蔡敢为;邓培;潘宇晨;王红州;张林;;振动时效技术的现状与对策探讨[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3 程海洋;付庆云;余越;李延光;张亦良;朱蕴卿;;冰箱压缩机阀片滚磨加工后残余应力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悦;陈明峰;梁宗敏;;残余应力对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再良;吕东显;曹明宇;付海峰;;金属热处理残余应力与开裂失效关系的探讨[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高玉魁;;超高强度钢喷丸表面残余应力在疲劳过程中的松弛规律[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郑林;张津;彭正坤;何长光;;基于短波长特征X射线衍射的预拉伸铝板内部晶体点阵畸变与织构分布表征[A];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粉末衍射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剑英;铝合金弹性熨压加工表面组织性能及工艺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月恩;模具钢高速球头铣削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廖凯;铝合金厚板淬火—预拉伸内应力形成机理及其测试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黄智;叶片型面数控砂带磨削技术基础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薛军安;中厚板矫直过程的理论分析及其控制系统[D];东北大学;2009年

6 郑建毅;电脉冲法消除残余应力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金宏平;基于能量法的压痕硬度和残余应力测试原理、方法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玉安;铍材X射线残余应力无损测定原理和方法[D];重庆大学;2002年

9 王传彬;波阻抗梯度飞片的研制及其在动高压物理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郭立平;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散射谱仪的模拟和优化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烈强;航空框类结构件铣削加工残余应力抑制策略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黄浩;基于数值模拟与实验的平板氧气切割残余应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晓宇;高温焊接对16MnR钢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及机理[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

4 刘向;超声辅助硬态车削GCr15轴承钢物理机械性能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郭小燕;冶金轧辊堆焊层表面开裂失效分析及其有限元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潘斌;铝合金弱刚度构件的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少辉;7085铝合金整体结构件淬火残余应力分析及其消减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何林;基于分段连续激发的L_(CR)超声波应力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文志杰;锤击法消除铸铁焊接应力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赵云峰;超声振动辅助铣削LY12铝合金表面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朝锋;;人工智能课程的可视化教学设计[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金星驰;龚光军;董玉德;;图形生成与变换算法可视化的原理与方法(英文)[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文贵;;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探究可视化的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崔国先 市实验小学;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初探[N];汕尾日报;2009年

2 刘小矿;抓安全要注意“保鲜”[N];中国矿业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国程悦;参与式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阎双;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可视化教学研究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安倩茹;高一信息技术可视化教学研究与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亚琴;基于三层结构模型的算法可视化教学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唐慧荣;中学数学可视化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舒琪;知识可视化教学工具在高职《物流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7 张雅娟;高一英语小品词可视化教学实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邱玲玲;可视化与非可视化教学方法对不同文章背景知识的教学效果的实证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4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914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