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本科层次应用技术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分析与策略改进

发布时间:2018-08-30 10:44
【摘要】: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出现既有现实背景,也有政策背景。对10个省(区、市)联合培养的地域分布、高校选择、专业选择、模式的共性与差异等领域分析发现,联合培养在高校及专业选择上存在问题。为推进联合培养走向科学发展的轨道,需要谨慎规划高职院校试点学校及专业数量,科学选择匹配高校的数量及特色,实现相关联合培养专业的对应。
[Abstract]:It is a new mo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that the demonst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cooperate to run a school and jointly train the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Its appearance has both realistic background and policy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sele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hoice of major,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 of the patterns of the joint cultivation in 10 provinces (districts and c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joint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major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joint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lan carefully the number of pilot schools and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cientifically choose and match the numbe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realize the correspondence of related joint training majors.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高职示范院校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1414336),主持人:贾俊礼
【分类号】:G71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映儿;赵杰煜;叶善文;林奇凯;;浅析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在我院的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2 方伟;;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年21期

3 段志军;王爱红;贺高红;李晓宁;鞠佳;张文君;;医科和理工科联合培养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22期

4 陈厚;曲荣君;王春华;刘军深;张江;刘冰;马松梅;;研究生创新能力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广州化工;2010年10期

5 高兴武;胡涌;赛江涛;常新华;刘翠琼;;北京市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12期

6 袁博;黄尚峰;;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研究[J];学周刊;2012年04期

7 邢淑玲;;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制度问题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8 雷亚萍;研究生校所联合培养模式探讨[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陈黔,成诗黔,沈毅;浅谈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J];西南军医;2005年04期

10 ;空军与我校达成协议 联合培养军队干部[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新波;陈红艳;耿淼;王建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点体会[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2 张士宏;;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与企业结合[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星;陈劲松;张存泉;;高校与研究所联合培养创新型博士研究生的体会[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4 陈广汉;;粤港高校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5 刘玉芳;肖文芳;;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实践创新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3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继辉;;MTI+CAT翻译硕士联合培养模式探讨[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姚海波;陈秀亮;王狄;;关于舰艇装备保障部队武备修理人才建设的几点思考[A];武备维修保障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晓红;西安地矿所与地大联合培养研究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施琛耀邋罗静;联合培养国际法律人才[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记者 李雪林邋通讯员 焦苇;上海推出联合培养研究生四大举措[N];文汇报;2007年

4 记者 李明春 通讯员 于子江 姜旭;北海环境监测中心研究生联合培养范围扩大[N];中国海洋报;2008年

5 李欣瑶;甘肃省新增10个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N];甘肃日报;2008年

6 记者 孟昭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高职人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记者 余荣华;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记者 余潇;41个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确定[N];福建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橙澄;鼓励支援与受援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N];人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 余潇;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继续实施[N];福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清泉;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翠萍;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卜洁;北京地区高校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范雯;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4 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赵善玲;山东省校际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教育质量保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云;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秀云;闽台高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8 宋力沁;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刘雅静;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田露;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12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212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f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