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职教育要树立的办学观念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echnology renewal and market competition transformation has created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adapt to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set up the concepts of lifelong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nov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bility more than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quality education, service for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0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安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协调互动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号:20101377)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承选;塑造独立创业者人格——大学面向新世纪的重要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多学科视野中的创业者人格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雁冰;高校学生政工干部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年03期
3 杨喜臻,于海波;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4 姜小军;;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矫正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1期
5 李炳亮;大学生兼职现象初探[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6 吴阳红;;高校办学理念在大学城中的运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滕伟岭;;浅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才智;2014年07期
8 庄玮;;教师课堂用语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J];赤子(上中旬);2015年05期
9 田淑梅;;高校女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7期
10 张太保;浅谈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志远;艺术设计学科特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丽华;高职院校英语“3S中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冲;理工科大学创新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李志平;研究生创新目标模式及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4 符常明;论自主选择型高等教育模式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磊;数字化学习情境下的学习力构成要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宋超;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夏泉;“知识经济”与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2 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两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3 沈致隆;哈佛大学和MIT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其哲学思想[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4 刘铁芳;人、世界、教育: 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7年08期
5 何祚庥,兰士斌;高等教育适度发展还是大力发展?[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祥,李兴洲;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难点及对策[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吕西忠;析终身教育的发展观[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2期
3 王韶玲;终身教育:新理念 新挑战 新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3期
4 文玉花;终身教育是21世纪的生存之本[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6期
5 范文斌,马骏,刘钰;终身教育体系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7期
6 吴家桂;继续教育:现阶段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切入点[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12期
7 王宝萍 ,邹海;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实施主体[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12期
8 吴晓榕;谈党对构建终身教育的领导[J];成人教育;2001年05期
9 ;立足之源在于终身教育[J];成人教育;2001年Z2期
10 马俊玲;实施终身教育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J];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振环;;搞好人才终身教育 促进人才与时俱进[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杨燕;;从生到死,我们边走边学——罗杰·布谢尔终身教育中国观的解读[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出头理子;;中国的老年大学与日本的终身教育中心之比较——以中央民族大学老年大学与日本镰仓市终身教育中心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4 薛勇民;王凤华;;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世团;;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与终身教育[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知识经济与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赵玉春;;试谈“两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特殊职能及作用[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7 赵玉春;;试谈“两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特殊职能及作用[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8 周莉;王威;;图书馆与终身教育[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俞茂林;;关于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10 吴遵民;;关于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鞠维强;构建体现区域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陈斯;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福建日报;2006年
3 记者 焦菊梅;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程[N];人民代表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尽快出台促进我省终身教育法规[N];友报;2007年
5 汕尾市广播电视大学 余建斌;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析[N];汕尾日报;2007年
6 高凰津;略论终身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N];长治日报;2010年
7 易建辉;构建湘潭终身教育体系[N];湘潭日报;2010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朱敏;终身教育的国际展望[N];文汇报;2011年
9 广东管理学者 吴嘉杰;终身教育可否走出东莞之路[N];东莞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刘深魁 通讯员 苏奕杰;我省深化闽台终身教育合作[N];福建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巨瑛梅;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渊源、演变及现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前任;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胡华亮;论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贤淑;韩国高校终身教育研究及启示[D];延边大学;2010年
4 王建伟;云南省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试点的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赵莹;我国与发达国家终身教育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林贵福;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晚莲;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晟;日英终身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谭萍;论网络对终身教育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2年
10 叶翔;我国当前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79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27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