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6 11:21
【摘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在引导和帮助高职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在培养高职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式、教学载体等越来越难以为继,“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政治课不想听”已成为高职院校屡见不鲜的现象,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面临着严峻考验。因此,进一步深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切实推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吸引力与感染力,真正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受益终身的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现实课题。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概述。本章重点从概念入手,对吸引、吸引力、教学吸引力、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以及高职学生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概念分析,进而分析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重要意义与教育功能。 第二部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现状的实证分析。本章分析了相关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整合相关数据,进而对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现状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分析。本章对影响高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众多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力求全面、科学、准确。 第四部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提升策略。从分析提升教学吸引力的原则入手,本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载体等方面提出具体提升策略。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channel and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positive role in guiding and helping vocational students to set up Marxis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nd in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becom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t caus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nvironment, tasks, contents, channels and obj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continue. Political courses do not want to listen to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ttraction and effectiveness is facing a severe test." Therefore, we should further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att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ttraction and appeal are a great strategic task and realistic task for u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an overview of the att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attraction, teaching attra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eaching attraction and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ttraction concept analysis, Then it analyz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mproving the att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econd par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tt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tudents, integrates the relevant data,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tt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hird part: the reason analysis of the lack of att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chapter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tt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The fourth part: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att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of improv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teaching,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strategic vision of facing modernization, facing the world and facing the fu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promo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arriers,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静云;;情感体验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3期

2 刘清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特质及其实现[J];学理论;2011年16期

3 廖萍;;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探析[J];广西教育;2011年21期

4 颜咏雪;;“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5 王琴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大家;2011年17期

6 陈凤鑫;潘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7 张先梅;;学习型教师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8 徐晓霞;;反思性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9 张素莲;;专题讲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0 栗红侠;孙英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刍议[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喜英;;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兰兰;;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探讨[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昌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体式教学[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维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立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6 赵后起;刘志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吴发水;谢剑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改革之我见[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8 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吴尚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研究式教学法实践与探索[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10 赵卫东;;对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人 刘建军;在新起点上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杜弋鹏 董城;首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光明日报;2009年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赵义良;北航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突出“五个融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燕爽;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N];光明日报;2010年

5 王明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激发教育[N];吉林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茧;以科学理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N];湖南日报;2008年

7 记者 郎俊琴;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8 记者 李伟;特色鲜明效果显著[N];潮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唐旭;多管齐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钱诚;江苏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江苏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英;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2 周瑾;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立华;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原因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珍;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10年

5 李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应兆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罗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知、行”统一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丽丽;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肖燕;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张维薇;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95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295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7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