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技能高考”政策的执行力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Abstract]:In order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of our country has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the bridge of the growth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In order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seek a breakthrough in the reform of enrollment system. The policy of "skil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an active exploration of enrollment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takes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from the angle of policy execution,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design of the policy of skil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forming and exerting the executive power of the policy.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nd restrict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are considered in a forward-looking wa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岭;;“技能高考”的发展困境与改革策略——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考试;2013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东辉;蓝欣;;我国高职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若玲;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高凌飚;高考改革:反思与建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夏永庚;对"没有高考改革,就没有课程改革"的质疑[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5期
4 王俊;也议"没有高考改革,就没有课程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5 顾建辛;对"3+X"高考改革的几点认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6 郑若玲;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谢太光;关于高考改革的新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1期
8 胡祖虔;;从高考改革看我国社会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11期
9 樊本富;统一与自主:高考改革之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周轩;;论高考与稳定的关系[J];中国考试;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世晔;冯伯麟;;高考改革社会调查[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朱华山;朱金陵;冯用军;;高考作为大规模测验实践中的公平与效率探究——以云南高考30年历程为例[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刘海峰;;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钱钟;;实践是高考改革的试金石[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5 黄锦章;;广东高考改革初探[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6 戴家干;;公正公平,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7 桑自澍;;我国高考改革的几个成果[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王极盛;;高考成功规律的探讨——论心理素质在高考中的作用[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9 袁寅生;邵桥珠;;理性认识高考应如何改革——兼与宋晓梦先生商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谢开润;;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策略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覃红霞;高考与素质教育水火不相容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熊丙奇;高考不再“性命交关”之后[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徐光木;高考,你三十而立了吗[N];法制日报;2007年
4 郭之纯;高考改革不能简单地“一变多”[N];工人日报;2006年
5 志灵;高考改革:别脱离公平性空谈素质考核[N];解放日报;2006年
6 曹林;多年试错后的高考改革应有基本改革理性[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何勇海;“三年七次高考”行得通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戴家干;高考需要改革而非“革命”[N];人民日报;2007年
9 王芳;高考 弹指三十年[N];中国信息报;2007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 叶雷;恢复高考的历史细节给高考改革的启示[N];珠海特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和生;高考公平问题的伦理审视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李峻;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后雄;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吴根洲;高考效度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刘清华;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和生;“举国大考”的民本回归[D];中南大学;2008年
2 顾京慧;高考特长科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晓;从“3+X”高考改革试论培养中学生的综合能力[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君玲;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政策的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廖同云;高考导向功能异化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江兰;江苏省现行“3+2”高考改革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欧颖;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榕榕;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教育功能的历史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庆根;新时期高考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李鹏举;关于山东省高考恶性竞争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11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1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