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18-11-09 15:46
【摘要】: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共建专业订单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办好高职专业的核心在于校企协同,重点在于聚焦产业发展动态,明晰校企协同育人的专业建设理念,着力精细管理,力求校企双方战略目标、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教学与实践等方面协同发展,最终双方的收益超过成本,才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Shanghai Sib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velops the cooperation of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to educate people,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jointly build the specialized order class, optimiz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the specialized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outside the school. The core of running the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larifying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focusing on fine management, striving for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chool teachers and enterprise exper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can be realized only when the benefit of both sides exceeds the cost.
【作者单位】: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
【分类号】:G712;F25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2 杨路;;校企协同的内涵与模式[J];理论界;2012年12期

3 肖香龙;;基于协同理论的多元平台校企协同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01期

4 邹瑞睿;刘明星;;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策略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4年11期

5 梁雪松;郑雅萍;;校企联盟培养“职业适应性”人才研究:协同教育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9期

6 曹毅;;基于战略缺口假说的校企联盟动因分析囿[J];职大学报;2011年02期

7 孟军齐;姜洪;;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协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技术;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福贵;张梅;;校企深度融合的五阶段职业化培养[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葛秀华;;高职英语专业与商业特色街区“合作共赢”的实现途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赵姗姗;徐礼伯;;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11期

4 苗长兵;;稳定的校企合作是国家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2年02期

5 赵小东;;县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学结合”的内涵分析为切入点[J];当代职业教育;2012年03期

6 杨双;唐晓辉;葛仁华;;通信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大众科技;2011年11期

7 马顺彬;;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问题探讨[J];纺织教育;2011年06期

8 黎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李洪亮;李永平;张秀琴;;企校合作实训基地双向嵌入合作模式研究[J];高教论坛;2011年04期

10 张慧;刘萍;黄艳萍;;高职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研究[J];高教论坛;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孟利前;肖海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初探[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Dong Kun;Huang Cundong;Fu Xianzheng;Bo Yang;;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rse of the Network Interconnect Devices in Liberal Education[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徐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谢晓妮;;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第七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雨;高职院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葳;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现状研究与对策[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张熠婷;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及方式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锋;广西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5 成涛;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胡爱玲;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邢清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及其促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刘杰;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改进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9 裴芳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模型与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葳;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现状研究与对策[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美国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2期

2 左家奇;;“三重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3 曾文涛;刘炯艳;;高校与企业间的战略联盟[J];改革与战略;2006年02期

4 郭文莉;;转型与建构: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5 胡振亚;郑淳天;张瑞;;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胡邦曜;邱同保;郭健;;“2+2+X”的“以岗导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2年19期

7 雷久相;;高职校企合作的创新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叶桂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借鉴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年21期

9 陈奎宁;“新三论”的启示——谈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J];科技导报;1987年01期

10 邓之宏;万守付;钟利红;;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文会;成海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02期

2 崔桂华;;江西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12期

3 秦殿军;薛俊强;;对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7年12期

4 常满荣;;高职院校软实力提升问题研究[J];科学决策;2008年12期

5 杨国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王晓刚;;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初探[J];山西建筑;2008年15期

7 衣学娟;刘方山;;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建议[J];职业技术;2008年07期

8 甘梅红;;论高职院校领导班子心理结构的优化[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田宏;;高职院校“学科就业专员”制度浅议[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01期

10 唐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艳飞;;新建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顾伟;;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建设[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春霞;;如何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智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对策探析[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军;曾昭惠;;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杨俊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刘大康;;提升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史若萌;;错位与对接:涉农高职院校的应然责任和现实生长点[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红;;论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程毅;余卫平;;我国高职院校以田径俱乐部形式进行运动竞赛的比较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西景;沟通在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中的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敏;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3 王硕珍;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20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20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4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