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订单班的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2 13:48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越来越普遍,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许多职业学校的共同选择。它不仅要依据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更要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建设和改建,以企业文化为依托开展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在政校企全面联动基础上,寻找双方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基地管理和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订单班校内实训基地的质量保障机制。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loyment-oriente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It should not only train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establish the training plan of talents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construct and rebuild the training bases in schools, and carry ou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bases based o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linkage of government,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e quality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in the order class is to find out the benefit sharing mechanism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base and to establish the special and combined teaching staff.
【作者单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众泰汽车学院;
【基金】:浙江省2014年度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立项项目(ZD201409)
【分类号】:G7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红胜;;怎样提升职高会计专业学生技能水平[J];才智;2011年18期

2 胡红玉;曾艳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启亮;张茹;;校企融合的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李仲伟;;基于真实订单的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3年05期

5 野媛;;中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分析[J];办公自动化;2013年14期

6 尹微微;;对高职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杨杭旭;马广;;汽修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年05期

8 王昌国;商小琴;;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之探索[J];中国市场;2011年23期

9 曹艳芬;张树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成丙旭;王晖;;高职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时空;2006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雪钧;;饭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2 刘日仙;袁利永;;高职“订单培养”模式下学生员工意识的培养[J];福建电脑;2008年03期

3 向文欣;;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6期

4 全细珍;伍耿清;;如何发挥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教学功能探析[J];广西教育;2012年27期

5 唐春华;廖桂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保障机制探索与实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余利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SWOT分析——以宿州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沈惠惠;胡焱;;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班顶岗实习工作满意度影响分析[J];大学教育;2013年10期

8 陈雪钧;;饭店管理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林小平;;论如何促进物流管理的专业建设和发展[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10期

10 徐宏庆;张文婷;;高职电子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2年2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俊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龚兴蕾;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各主体间法律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孙艳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刘宏宇;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刘香;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慧;中职烹饪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7 陶珊;沈阳高端酒店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D];辽宁大学;2014年

8 刘学英;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何晴;湖南高职院校校园景观文化意境营造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高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2009年09期

2 高玉贵;王世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2期

3 邢永亮;;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刘光明;刘德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季玲莉;;浅析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J];中国建设教育;2009年08期

6 雷久相;;试论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6年09期

7 杨国兰;;论职业院校办学管理中的企业意识[J];教育与职业;2007年17期

8 许鸿斌;;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年29期

9 周天沛;代洪;;基于三维文化的高职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0年03期

10 潘世墨;在课堂讲授中引入问题教学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启明;;校内实训基地 烧钱到赚钱[J];教育与职业;2006年01期

2 张敏;邱兰萍;刘鸿慧;张丽雁;;临床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05期

3 吴兴奋;;医药高职高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5期

4 薛建荣;王靖;王俊;;关于构建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评估体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年03期

5 方桐清;;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四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0期

6 巨荣峰;席敦芹;王建军;;关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实行股份制经营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7期

7 马昀;陈志华;;高职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氛围营造[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李跃文;;高职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8年02期

9 全安;;中等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电大理工;2008年04期

10 陈玉华;刘建超;;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为荣;;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罗怀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梁玉勇;;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贾清水;;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基本策略研究[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创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强;学生边上课边挣钱[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通讯员 焦杨 记者 杜洋洋;学员“回炉” 免费“充电”[N];天津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杜颖梅;苏微软件:把“公司”搬进高校[N];江苏经济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靳晓燕;职教编织美好生活[N];光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沙青;云南交职学院四种模式促就业[N];云南日报;2008年

7 李挥 黄兆文;发展:好风凭借力[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龙超凡邋通讯员 张伟锋;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00%接受全仿真实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挥;我们需要企业的装备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特约记者 唐小平 通讯员 郑桂;全国第一所高铁职业技术学院在衡阳诞生[N];人民铁道;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齐坤;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陈贺坤;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9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49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5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