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在技工学校的教学中,尤其是电气专业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课堂上老师讲,学生睡觉、玩手机、闲聊等现象,导致课堂效率严重低下的问题,本论文研究的煤矿电气专业课“学案教学法”,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自学为主,在老师和“学案”的引导下,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不在睡觉、玩手机、闲聊,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愿学习、会学习、乐学习。本论文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借鉴普通中学学案教学的优秀成果,结合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和学生的实际,探讨出一条符合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学案教学法”。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为同类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学案教学法”的理论发展和完善提供支持,丰富和发展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教学工作。 本论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的教学现状、实施“学案教学法”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总结了国内“学案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并就“学案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论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都是“学案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从技工学校煤矿电气专业课教师现状、技校生煤矿电气专业课学习情况、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教学情况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目的就是要在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中实施“学案教学法”,从而改变目前技校的教学现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和实验法等,,并详细阐述了煤矿电气设备专业课学案的编制要求、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等;通过短期教学实践验证了“学案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热情等方面的效果。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出,“学案教学法”对技校学生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自学能力及学习热情方面效果显著,对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转变教育观念也有重要的意义的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1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技校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效率低
1.1.2 技校学生基础差,煤矿电气专业课教学难度大
1.1.3 技校采用“学案教学法”教学的非常少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1.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热情
1.2.3 有利于转变技校电气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观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2 核心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学案
2.1.2 “学案教学法”
2.2 “学案教学法”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3 “学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3.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2 情境认知理论
4 技工学校教学现状调查
4.1 技工学校煤矿电气专业课教师现状调查
4.1.1 既懂专业又懂教学的教师太少,年龄两极分化严重
4.1.2 技工学校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应付教学思想严重
4.1.3 技校教师进修机会少,没有改进教学方法的氛围
4.2 技校生电气专业课学习情况及分析
4.2.1 技校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4.2.2 技校生的专业课学习情况及分析
4.2.3 技校生煤矿电气专业课学习情况分析
4.3 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教学情况及分析
4.3.1 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教材情况
4.3.2 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教学情况
4.3.3 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采用“学案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5 煤矿电气专业课“学案教学法”的实施
5.1 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学案的编制要求
5.1.1 煤矿电气专业课学案编制的主导思想
5.1.2 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学案编制的内容
5.2 技校专业课“学案教学法”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
5.2.1 课时化原则
5.2.2 问题化原则
5.2.3 生活化原则
5.2.4 人性化原则
5.3 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学案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5.4 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学案教学法”的实施
6 煤矿电气专业课“学案教学法”的实验与结果分析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的依据和方法
6.2.1 实验的依据
6.2.2 实验方法
6.3 实验设计
6.3.1 实验对象
6.3.2 实验变量控制
6.3.3 实验资料
6.3.4 实验过程
6.4 实验前后的变化
6.4.1 实验前后学生学习热情的变化
6.4.2 实验前后学生自学能力的变化
6.4.3 实验前后学生成绩的变化
6.5 实验结果与反思
6.5.1 实验结果
6.5.2 实践反思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技校煤矿电气专业课教师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技校生学习热情调查问卷
附录三 技校生煤矿电气专业课自学能力问卷调查表
附录四 《煤矿电气设备原理》实验班前后测成绩表
附录五 《煤矿电气设备原理》对比班前后测成绩表
附录六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煤矿电气设备原理》期末试卷
附录七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煤矿电气设备原理》期末试卷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凡兵;;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体会[J];改革与开放;2010年22期
2 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年35期
3 王涛;;“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地理新授课教学中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4 佟春迪;;情境认知理论在英语课堂导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年09期
5 郎咏菊;;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学案”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12期
6 辛少芳;;“分组分层-学案导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初探[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7 莫琼;罗蓉;范跃萍;;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英语教学情境设计[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2年02期
9 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二)[J];教育探索;2002年07期
10 关士伟,臧淑梅;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信丰;江苏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活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毛文兰;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左彩英;高中历史学案教学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范增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变英;“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瑞梅;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如民;指向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网络教育游戏设计与实现[D];西南大学;2008年
8 刘文杰;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唐辉云;师范生教学技能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爱霞;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
2381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8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