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教师资“一导双驱”培养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12-16 02:19
【摘要】: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针对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职教研究为引领,以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为双驱动的"一导双驱"一体化教育体系。本文介绍了"一导双驱"框架下"校—企—校"联盟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以期为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summary of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post-service training of teachers, Jil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ormal College has constructed a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as the guide.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system of "one guide and two drive", which is driven by the training and training of vocational teache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and school" alliance voc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and training under the framework of "one guide and two drive" and the achievements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post-service training.
【作者单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高教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职教师资‘一导双驱’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科规办函[2012]22号)的阶段成果之一
【分类号】:G71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建华;刘君义;甄国红;;基于校-企-校教师教育联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11期

2 闫志刚;;职教科研:为职教科学发展“找路”[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3 李梦卿;万娥;;“双师型”视阈下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4 孙翠香;;职教师资培养: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J];职教论坛;2013年25期

5 肖称萍;论加强职教科研的必要性、取向和基本要求[J];职教通讯;2005年08期

6 甄国红;王硕;;基于“校企校”联盟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创新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伟;卢双盈;;关于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宏观上存在的问题探讨与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2 李金艳;韩文民;;基于过程的工管结合专业学科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讨——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年08期

3 徐兰英;伍强;徐伟;李玉忠;;职教师资培养质量标准浅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年18期

4 李伟华;任雪浩;周秀峰;;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同类型高校联盟工作研究——以全国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院校联席会为例[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徐国庆;;从项目化到制度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6 贾海利;刘苹;赵巍;;机械制造领域“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7 和肖毅;;以专业标准与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师资培养模式探索——以高师小学语文师资课程为着眼点[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24期

8 王继平;唐慧;杜嘉旭;;职教师范生入职困境探析[J];职教论坛;2014年12期

9 甄国红;王硕;;基于“校企校”联盟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创新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硕;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伟;本科职教教师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4年

2 黄文平;美国选择性职教教师认证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4年

3 聂昭丹;职教师资秘书学专业培养标准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于伟伟;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师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侠;王吉成;;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为职教培养双师型教师[J];农业与技术;2012年03期

2 王建华;刘君义;甄国红;;基于校-企-校教师教育联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11期

3 刘君义;甄国红;王硕;;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校—企—校开放的教育平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2期

4 孙翠香;吴炳岳;张元;;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策略——基于天津市41所中、高职院校的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33期

5 四川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项目组,欧居湖;四川省、重庆市一般职业中学师资现状调查报告[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6 王继平;总结经验 不断开拓 扎扎实实地做好职教师资基地建设工作[J];职教论坛;2002年07期

7 魏明;郝理想;;论中国特色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建设及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2011年24期

8 颜炳乾;;构建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工作会议召开[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06期

9 参仁;彦天;;“独立”前行的“职技高师”[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7期

10 张祺午;孟凡华;陈衍;刘娇;郭丹;程宇;周晶;;创建“校-企-校”师资培养新体系 吉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联盟[J];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思聪;;职教师资政策有待完善[J];教育与职业;2009年25期

2 易玉屏;;试论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过程[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6期

3 余婉娜;;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12年01期

4 陈雅;;网络环境下职教师资型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5 王奕俊;朱莉娜;;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生态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19期

6 王文湛;;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J];教育与职业;1990年10期

7 董强;;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强调培训职教师资是十分紧迫的任务[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3期

8 ;天津构建职教师资三级培训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06期

9 王兰英;;重庆市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0年08期

10 肖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换成;;武山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2 赵艳霞;;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及政策法律支持[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育锋;;关于职教师资“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孟庆国;李增武;王宪成;;第七专题论坛 职教师资中外专家论坛[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明;;培养新型职教师资 拓展“三农”服务新路[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安东尼·巴瑞特;;澳大利亚职教师资的发展[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乐一;;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建设现代化职教师资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8 李栋学;;关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飒;;建立配套的管理体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保证[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10 胡守坤;彭明清;;对“双师型”教师的解读及培养途径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欣然;职教师资依然紧俏[N];天津教育报;2008年

2 张国圣;构建职教师资联盟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3 ;砥砺耕耘培育职教师资 继往开来实现辉煌跨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侯长林 罗静 王锋;着力抓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N];贵州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杨靖;如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N];科技日报;2013年

6 记者 陈欣然;“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生入学[N];天津教育报;2013年

7 匙明建;昌邑市“招、育、引”并重提升职教师资水平[N];联合日报;2014年

8 刘琴;锻造强大高效的职教师资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刘琴;“十一五”全面推进职教师资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邢晖;职教师资:“扩量保质”的关键环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艳;我国职教师资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俊琦;信息化环境下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晓萍;德国职教师资之重—“师傅”培养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聂昭丹;职教师资秘书学专业培养标准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5 邵文婷;网络工程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培养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韩向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万娥;企业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81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81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