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企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6 04:16
【摘要】: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形式之一,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其对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拓展、对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合部分。但由于众多历史及社会原因,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愈发变的困难,相对公立教育的经费来源与优质生源,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实现自我生存乃至盈利,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针对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进行相关探讨、研究,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企业化的视角,看待并研究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问题,从而为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思路。 首先,本文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成长战略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因素、特征与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构建了企业的战略决策模型及其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企业成长的专业化、一体化及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为企业化战略理论在民办高校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次,对民办高校所具有的企业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民办高校的这一特征表现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通过民办高校与企业既有特征的对比研究,本文认为,民办高校普通具有企业的相关特征表现,这一表现包括经济性、商品性与营利性。 继而,在以上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民办高校的外部机会、威胁与内部优势、劣势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并结合DS/AHP方法对所得各因素进行排序,以此给出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模式选择方法,实现了以企业化视角对发办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的初衷,为民办高等学校提供了新的、更优化的发展战略选择。 最后,综合以上理论方法研究,以大连博文学校为例,利用论文研究所得发展战略选择方法,对其现有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战略选择研究,并最终给定与其相对应的发展战略,验证了本文所得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Abstract]: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y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sources of educational fund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o on. I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many historical and social reasons,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Compared with the sources of public education funds and high quality students,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must teach and educat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o achieve self-existence and even profitability is a contradiction that is difficult to reconcil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treat and stud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so as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rstly,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rowth strategy of the enterprise, expounds in detai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nents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then constructs th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model and its basic framework of the enterpris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strategic mode of specialization, integr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enterprise growth,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strategy theory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cond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This characteristic is the key of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private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s, including economy, commodity and profitability.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opportunities, threats,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and combines the DS/AHP method to sort out the factor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gives the method of select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model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alize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and provides a new and more optimized development strategy choice for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ally, synthesizing the abov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tudies, taking Dalian Bowen School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choice method of the paper, the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finally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method obtained in this paper is verified.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晴宇;;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学校迎来开门红[J];江苏教育;2009年09期

2 李长辉,李婉琳;挖掘潜力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经济;1996年06期

3 李华;论当代高等职业学校的经济功能[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年06期

4 王照荣;浅谈高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改革[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杨虹;;入世后高职专业设置的预测[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6 肖赛;杜祥培;;构建湖南省高等职业学校融通资金的创新渠道[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0期

7 孙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实践[J];考试周刊;2009年31期

8 姚丽;刘莲顺;;浅谈高等职业学校创业指导[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1期

9 孟德宇;;谈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人文精神的渗透[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仕辉;关于确保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投入的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佟光进;高侠;;校企文化有机融合,人才培养无缝对接——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与澳洋集团校企合作工业文化对接案例[A];全国职教德育教学研究会2012年职业素养内涵与训练研究专辑[C];2012年

2 吴振国;;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工程系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实践与探讨[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查和研究》山东课题组结题报告[C];2005年

3 姜晓燕;;中俄职业教育比较研究之俄罗斯部分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朱刚;;生活教育理论之光——南京职业大学三年探索实验[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5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高晓松;薛富;陈建华;;《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靳希;符杨;杨宁;江玉蓉;魏书荣;;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专业定制教育模式的探索[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叶世雄;;加大体制改革力度 提高干部教师素质 把广州职业教育推向新阶段——在’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广州研讨会上的讲话[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冯俭;;未来几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探析[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10 陈宝瑜;;同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几个问题[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璐;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市场相结合 学习实践互支撑[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郑强斌;把爱根植在灾区孩子的心里[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3 教科文科;我盟2009年秋季学期高等职业学校助学金186万元全部下达[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4 宁志成;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服务“三农”作贡献[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何瑞琳;个个网上开店做老板[N];扬州日报;2010年

6 文啸 爱国 杨教;18家媒体聚焦扬州职教[N];扬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杜玲 通讯员 张多银;4461名高校困难学生受资助近700万元[N];焦作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刚;奋进之路 创新之举[N];发展导报;2009年

9 记者 郝锴;全力加快去“筹”建院步伐[N];徐州日报;2010年

10 武梦亚 俊豪 有进 一凡;确立经营理念 打造高职精品[N];江苏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彬生;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尹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杨挺;民办高等学校产权配置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华;中等收入阶段中国减贫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6 李清泉;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杨泉;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D];河海大学;2005年

8 夏彤;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9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D];清华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卫国;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企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徐岳清;高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于彦华;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评价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4 汪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学实践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岳亮;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井维利;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8 朱巧英;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德玲;关于高职学校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安海涛;基于Web的高职院校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及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81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81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