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26 08:45
【摘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色,但受传统社会文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力比较有限,缺乏履行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伦理自觉。文章从文化、伦理、制度方面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社会学分析,认为职业院校不能把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手段崇拜",而应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校企合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回归到职业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质量提高上来。
[Abstract]: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distinct feature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traditional social culture 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ability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relatively limited. Lack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to fulfi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e, ethics and syste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 "means of worship"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why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at kind of talents are needed by enterprises, so as to return to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作者单位】: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分类号】:G7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肖红军;王晓光;李伟阳;;中、日、韩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比较研究——基于三国全球契约成员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J];比较管理;2010年02期

2 张军;关于“制度”的闲话[J];读书;2001年06期

3 杨家宁;;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力量研究述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王晶晶,范飞龙;制度安排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45期

5 三年;;世界著名企业的用人标准[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8年06期

6 吴秀方;;手工业—德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汉堡手工业行业协会师傅毕业庆祝会上讲话(摘要)[J];世界教育信息;1994年10期

7 赵化南;;世界顶级企业用人的首要标准[J];人才开发;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杨汉麟;李贤智;;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林海棠;;开放教育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胡劲松;20世纪德国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陈忠勇;贵州省毕节地区苗族女童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3期

6 王白英;;现代终身教育思想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7 吴正俊;俞萍;;实现教育公平,,夯实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李亦桃,黄小白;孔多塞终身教育思想刍议[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9 居峰;;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的思辨——兼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10 杨万松;;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民主化[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郝振君;;试析国际社会对扫盲教育问题认识的演进过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许红梅;;十一、国有企业特殊社会责任研究——以中国移动为例[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军虎;刘小平;;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山西省A县的调查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高松元;;转型时期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保护的初步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的扫除文盲运动述评[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5 索丰;韩国大学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t熻

本文编号:2447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447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