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效率需求及其满足
【作者单位】: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省社科规划课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15JDZJ01YB),主持人:何应林
【分类号】: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仁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王良春;;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7年23期
3 宁同海;顾豪;苏玉珍;杨锋;;循环教育体系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施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年24期
4 贺修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8年01期
5 陈兴杰;;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促进办学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6 陈国华;王亚忠;;高职院校电力类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硅谷;2008年21期
7 朱红权;周冬芝;;浅谈技能人才培养的几大“软肋[J];职业;2008年05期
8 曾海振;;新型“师带徒”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职业;2008年14期
9 刘米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31期
10 李春艳;李萌;;“校企合一”: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机制[J];中国培训;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瑜;;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研究[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赵顺灵;;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曹焕亚;任聪敏;;面向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两创教育途径[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何七荣;李正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杨海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探讨[A];第三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刘越;刘辉光;潘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彭豪;陈立准;;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晓华;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需求逐年上升[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2 李全力;广西6家单位成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试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赵永德;抓好技工教育 提速高技能人才培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4 ;构建现代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全局能力[N];青岛日报;2013年
5 记者 刘茜 实习生 王靖 通讯员 符信、粤仁宣;完善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N];南方日报;2010年
6 记者 周建越;高新区72万奖11家技职院校[N];苏州日报;2012年
7 郭自强;荣获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称号[N];广元日报;2007年
8 记者 翟帆;推进中高职衔接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北京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刘佳;校企合作是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记者 陈钧邋实习生 童超;10所企业院校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N];重庆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崔秋立;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整合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2 段立群;重庆市技能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熊猷亮;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镭;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于彦良;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童t熫,
本文编号:2544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54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