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研究性学习探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12:25
【摘要】: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德育学科实践性、时代性强与德育课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始终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很难突破的瓶颈。其实,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解决问题。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整个国民综合素养具有基础性意义。 在我国,以北京、上海等地为龙头的一些学校已经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全国来看,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实践中,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无成熟的模式。而且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的学习中较为鲜见,德育课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更少,而且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由于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依托,也没有可以参照的教材等,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因此,我在当前的教学中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证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了走入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学习教材,发现问题;研究学习,改进教材、立足课堂,精心设计;感受成功,获得体验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旨在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的新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7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新课程理念与数学教学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李伟,杨世国,郭世平,王家正,朱广化;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要作一些质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刘杏端,渠晓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凌健;试论教师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6 李国玉;实施小学体育新课程的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马丽娟,张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教师培训[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胡树鲜;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性学习”[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朱致瑛;历史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张莉莉;质性评价的有效尝试: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实现评定的发展性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2 蒋鸣;;搭建继续教育平台 完善终身学习制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王向阳;;历史课堂开掘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连中现;;物理教学与科学探究之我见[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穆;;对“绿色校园”理念的定位及教育环境创设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何仁生;陈小林;赵春莉;;力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迁移教学[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小琳;;浅谈“如何教好起步作文”[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琨;;走了这么久,,你变了没有——新课改背景下城乡基础音乐教育发展之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黄丕裕;;声乐教学要养成三种好习惯[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生;校长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东;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晓娜;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沈晓春;关于信阳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杜国君;问题型中学生德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赵嫦;职高学生语文能力构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利娜;职业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缺失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孙渝莉;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问题与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郑伟;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27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27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