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23:07
【摘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提出的一项重大精神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知识型、技能型的人才,继承与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在此背景下,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应将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专业技术水平和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升中职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精神,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从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理念的两个维度综述国内外研究;其次通过分析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匹配企业人才发展的需求,发现目前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工匠精神理念相关课程设置不成熟、师资队伍不合理、评价体系单一;再次,调研试点安徽某所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工匠精神融入培养目标、班级管理、校企合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工匠精神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工匠精神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设计,探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整体性、市场性的原则。人才培养模式思路是从市场分析、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到就业,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由不同利益主体完成每个阶段任务。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农业监管部门引导”人才培养模式、“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情景实操”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农业监管部门引导”模式是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能操作智能化机械设备,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爱岗敬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将工匠精神理念融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精益求精专业技术水平,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技术人才;将工匠精神理念融入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学习模式、班级管理和评价体系;“情景实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精益求精专业知识和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将工匠精神理念融入培养目标、现场体验、课程体系、外语课程和教学管理。
【图文】:
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然后,借鉴试点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原则、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主要思路和技术路线图,如图1-1:1.3.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为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之间联系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为分析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提供理论基础。(2)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试点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调研,论证了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也为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之处。通过收集原有文献和自己构建模式相对比,体现新模式的优越性。(3)描述性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企业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的数据,为论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供依据。1.4 创新点本文创新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1)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字人社-数据分析图3-1 2015-2017年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急需高技术专业水平,热爱工作岗位的人才。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发现未来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爱岗敬业精神[5级技师的用人需求波动上升,对初级技能的用人需求由递增转变为递减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中,2017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比,市场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增长21长16.7%;2017年第二季度市场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增长23%,对初级017年第三季度,市场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增长8.5%。对初级技能增长5度,市场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增长10.8%,对初级技能的用人需求有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标准规定,国家职业分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能、中级技能和初级技能。其中高级技业理论知识、技艺精湛、独立完成复杂,非常规工作、热心传艺、较高术工人。初级技能是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的技术人员,见表3-2。通过业对人才要求提高,由能完成常规工作的基本技术转变为精益求精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12.4
本文编号:2660972
【图文】:
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然后,借鉴试点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原则、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主要思路和技术路线图,如图1-1:1.3.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为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之间联系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为分析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提供理论基础。(2)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试点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调研,论证了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也为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之处。通过收集原有文献和自己构建模式相对比,体现新模式的优越性。(3)描述性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企业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的数据,为论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供依据。1.4 创新点本文创新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1)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字人社-数据分析图3-1 2015-2017年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急需高技术专业水平,热爱工作岗位的人才。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发现未来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爱岗敬业精神[5级技师的用人需求波动上升,对初级技能的用人需求由递增转变为递减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中,2017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比,市场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增长21长16.7%;2017年第二季度市场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增长23%,对初级017年第三季度,市场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增长8.5%。对初级技能增长5度,市场对高级技师用人需求增长10.8%,对初级技能的用人需求有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标准规定,国家职业分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能、中级技能和初级技能。其中高级技业理论知识、技艺精湛、独立完成复杂,非常规工作、热心传艺、较高术工人。初级技能是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的技术人员,见表3-2。通过业对人才要求提高,由能完成常规工作的基本技术转变为精益求精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红;马飞;;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2期
2 徐言生;余华明;;引入项目管理技术实施高职人才培养工程的探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5期
4 黄日强,邓志军;英国BTEC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引进[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菊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0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6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