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比较研究
【图文】:
大陆校企合作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较为强烈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据调查显示,主动搜寻企业是高等职业院校获得合作最主要途径(见图 1)[31]。对于校企合作的实施开展,高职院校明显持支持态校企合作的需求较大。反观企业,大多处于不作为的局面,单方面等待学校与合作,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均不强。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形式调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最愿意参与的部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其次为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与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前三者的合作意愿度分别达64.6%与 63.5%(见表 1)[32]。从表中可明显看出,对于基层性、易实施、风险企业合作意愿较为强烈,而相较于订单培养、资金提供、场地供给等易产生较的部分企业合作意愿较小。此外,每年接收 500 人以上实习生的企业仅占 18%,接人的企业占 5%,接收 100-200 人的企业占 18%,接近 60%的企业每年接受的实习100 人(见图 2)[31]。一所高职院校每届大约有 4000-6000 名学生,学生总人企业所接收的实习人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能动性小,大部分企业仅停留在校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愿意承担过多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在阻碍了合作的良好展开。
表 1 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意愿度排序1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79.22 校企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64.63 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 63.54 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 60.45 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联合实施订单培养 47.96 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 46.97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42.78 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 41.79 联办职业院校 22.910 在学校设立奖学金或助学金 10.4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燕;;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之比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36期
2 徐国庆;;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分析与提升路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12期
3 冉云芳;石伟平;;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成本、收益构成及差异性分析——基于浙江和上海67家企业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9期
4 文益民;易新河;韦林;;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校企合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09期
5 王晓卉;翁伟斌;;校企合作培养高职青年教师:成效、问题和对策——基于上海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26期
6 吴宁;李懋;;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政策及其绩效评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年09期
7 李茂林;;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5年06期
8 易雪玲;邓志高;;对地方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的思考——基于《中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草案)》的研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06期
9 李衔;;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11期
10 张斌;;多重制度逻辑下的校企合作治理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莹;中美两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年
2 宋玲玲;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张红梅;中奥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邓淑云;泰国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吴蕙卿;常州市政府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苏州大学;2014年
6 韩丹;中澳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苏俊玲;美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殷科;工业设计适合性人才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64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6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