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个人教育收益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09:44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因此,中央及地方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摆在了发展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中等职业教育。估算中等职教育个人收益率可让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家庭及个人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待进行中职教育的投资是否有利可图。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等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进行估算,具体的采用成本收益方法来计算,运用此方法需要明确学生个人成本与个人收益两个指标。中职学生教育个人成本中的直接成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而个人收益以昆明市发布的企业部分职位(工种)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来核算中职学生毕业后的收入基数,在计算收益率过程中确定三个要素:收入基数、工资增长率、收入系数。经过计算,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个人教育收益率为25.53%。 相比国内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处于一个不低的水平,从而说明了家庭及个人投资中职教育是有利可图的。然而,从对比分析中也看到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个人教育成本较高、学生所学专业市场适应性差、专业设置不科学,中职学生生源差,数量在减少。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个人教育收益率的进一步提高。 发展中职教育,关键是要有学生市场,家庭及个人要选择中职教育进行投资。因此,从经济学投资的角度来说,只有提高教育个人收益率,让个人有利才能让人们作出投资中职教育的选择。提高个人教育收益率,必须从减少个人教育成本,增加个人教育收益两方面着手。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人们重新认识、定位中职教育,并且通过财政倾斜、减免税费等政策减少学生上学成本、学校应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办学成本达到减少转嫁到学生生均上的教育成本;政府部门、学校、社会还要通力合作,采取为中职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培养市场所需的实用型人才、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措施,进一步增加中职学生个人教育收益,最终,提高中职学生个人收益率。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1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周亮;;关于我国农村教育结构调整方向的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8年08期

2 黄日强,邓志军;英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潘智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行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刍议[J];企业经济;2004年07期

4 ;县级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对策初探[J];当代职校生;2004年S1期

5 金兴盛;;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经济;2004年10期

6 ;中等职业教育明年将再扩招100万人[J];成才与就业;2005年22期

7 王明达;;英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读后[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36期

8 黄辉;;愿助学新政拉动中职前进[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6期

9 裴晓敏;;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政协天地;2009年04期

10 孟波;;语言文学类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宁洁;;我国城镇居民中等职业教育收益率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万朋;;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现状的分析及相关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春芳;;北京市城镇职工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算——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就业状况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周汝德;;大理州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杨锐英;刘福军;;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温丹丹;;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8 毛民海;;以就业促招生 以招生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之我见[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9 马友兴;;凉山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10 章允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三十年发展中的“喜”与“忧”[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一兵;发展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N];学习时报;2006年

2 刘效仁;谁把职业教育“整”成了“次等教育”[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记者 郑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连续3年保持增长[N];福建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沈沁芳;“灰领”走红催热职业教育[N];发展导报;2005年

5 胡兰深;读中等职校成才 到城镇单位就业[N];海南农垦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明方;职业教育 春天已来临[N];人民日报;2005年

7 翟帆 赵秀红;发展职教需转变观念创新体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维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座谈会召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黎;明确目标 狠抓落实 实现全州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罗鼎;职业教育:在希望中前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世艳;中国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孙百才;中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雪峰;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刘兆博;中国农民教育与收入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习明明;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变动趋势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赵崇铁;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黄祖军;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佳琳;松原地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刘军安;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山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吉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其办学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黄莉;中等职业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晓霞;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锋;深圳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袁栋;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杨靖;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谢钢;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96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96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4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