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教育机制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04 06:03
【摘要】: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任务。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要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以外,着重推行实践教育,大学生只有在实践教育中接受锻炼,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教育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单靠高职院校无法有效的解决,需要建立起完整的机制来从根本上扭转实践教育效果不佳的局面。本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内涵入手,基于实践教育机制构成要素的视角,描绘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教育机制的运行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总结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不足之处和创新点,最后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部分,论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教育机制的内涵、方式和构成要素,并且阐释了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由于社会的压力和单方面力量的弱小,实践教育工作要想取得进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育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部分,按照社会、国家、高职院校和实践单位这四个构成要素来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教育机制的运行状况。 第四部分,分别从四个构成要素方面来探讨如何改进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实践教育问题,提出了我们要建立社会、国家、高职院校和实践单位“四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实践教育机制,只有整体机制的良好运行,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第五部分,结论。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绚丽;;高职院校如何拓宽融资渠道[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2 李爽;;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1年03期

3 陈衍;;高职院校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5期

4 刘智勇;;高职院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考[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商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联盟成立[J];安徽教育;2011年06期

6 彭继玲;;谈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J];企业家天地;2011年06期

7 温正胞;;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困境:根源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8 周玮;;如何在高职院校进行“数字应用能力”培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6期

9 林志斌;;浅议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及其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10 潘磊;;谈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世纪桥;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2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3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邓满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马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郭贺彬;衣芳;;谈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郑丽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制度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何志武;高职院校的路如何走[N];光明日报;2003年

2 谢虹;我省高职院校推出“召回返读制”[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傅传蔚;“三校生”报考高职院校有新规[N];江西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张咏梅;高职院校更要从市场上觅食[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5 田丹;我省中高职院校不再“升格”[N];沈阳日报;2004年

6 通讯员 郭逊 记者 谭伟东 ;湖职院矢志建设全国优秀高职院校[N];浙江日报;2005年

7 记者 崔晓玲;昆明开建30所高职院校[N];昆明日报;2008年

8 苏志刚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周晨 整理;我们创造了高职院校的“宁波模式”[N];宁波日报;2008年

9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高素贞;质量特色并举 打造品牌高职院校[N];淄博日报;2008年

10 房士坤;首届全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技能大赛在扬州举行[N];江苏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6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傅龙华;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张小军;江苏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郑爱芳;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孔德文;高职院校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95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95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