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18:14
【摘要】: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是一项涉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而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企业市场化发展的成熟程度以及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力密切相关。国内外经验表明:校企合作能否成功运行,与其是否建有与合作模式相适应的长效机制有密切关系。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从理论进行研究,在实践进行有益探索的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颇多,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校企合作缺乏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在高职院校机构设置中,校企合作缺少独立的管理机构;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少管理,遇到突发情况缺少保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存在困惑和顾虑;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够等。笔者在厘清校企合作机制包含的主体基础上,分析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的功能及相互关系,阐明校企合作机制的内容,从动力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方面构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
【图文】:
结构分类理论,是西方国家常用的“职业带” (occuPationalspectrum)理论。这一理论以工业职业领域为例,把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各层次的职业范围、地位、特点、演变等,,用一个连续的职业带来表示(如图2.1)。EBCFAAA户 户蘸熬熬夔夔币币洲洲洲尸尸 尸 尸 尸图2.1西方国家职业带理论示意图工程技术人才按其各自不同的职业性质、工作对象和管理范围被划分为技术工人(eraftsman或 Skilledworker)、技术员(techniCian)、工程师(engineer)三个系列,分别称为C系列、E系列、T系类。每一类人才占有一块区域,从A至B为技术工人(C系列人才)区域,C至D为工程师(E系列人才)区域,E至F为技术员(T系列人才)区域。图中斜线A‘D’的左上方代表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的技能所占比重,右下方代表科学和工程理论知识所占比重。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技术工人类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具备操作技能,对工程师类人才的要求主要是理论知识,对技术员类人才则要求两者兼有。由于职称与应承担实际工作职责并无明确分工界限,各类人才交界处是重叠的。国际上一般将分别培养这些不同系列人才的学制相应地分为三种类型:培养工程师的称“工程教育” (EngineeringeduCati。n)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18.5
本文编号:2703449
【图文】:
结构分类理论,是西方国家常用的“职业带” (occuPationalspectrum)理论。这一理论以工业职业领域为例,把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各层次的职业范围、地位、特点、演变等,,用一个连续的职业带来表示(如图2.1)。EBCFAAA户 户蘸熬熬夔夔币币洲洲洲尸尸 尸 尸 尸图2.1西方国家职业带理论示意图工程技术人才按其各自不同的职业性质、工作对象和管理范围被划分为技术工人(eraftsman或 Skilledworker)、技术员(techniCian)、工程师(engineer)三个系列,分别称为C系列、E系列、T系类。每一类人才占有一块区域,从A至B为技术工人(C系列人才)区域,C至D为工程师(E系列人才)区域,E至F为技术员(T系列人才)区域。图中斜线A‘D’的左上方代表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的技能所占比重,右下方代表科学和工程理论知识所占比重。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技术工人类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具备操作技能,对工程师类人才的要求主要是理论知识,对技术员类人才则要求两者兼有。由于职称与应承担实际工作职责并无明确分工界限,各类人才交界处是重叠的。国际上一般将分别培养这些不同系列人才的学制相应地分为三种类型:培养工程师的称“工程教育” (EngineeringeduCati。n)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18.5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勾国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3年02期
2 陈京京;;国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J];商;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涂舜;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3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0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