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00:21
【摘要】:2017年,教育部提出要“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的深度融合,关键在教师的信息技术课堂应用能力。本研究立足上海市中职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全面分析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效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上海市中职信息化改革重点与要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比较分析,构建能力分析框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基于此,开发调查问卷,定量分析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情况与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差异,结合访谈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提升策略。研究发现:第一,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技术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评价与发展”等四个维度。第二,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技术素养”和“教学设计”表现相对较好,而“教学实施”“评价与发展”则表现较弱;教师的“技术素养”在学校、性别、年龄、毕业院校所属区域、职称、学历等变量上呈现显著性差异,“教学设计”能力在年龄、学历上呈现显著差异,“评价与发展”在毕业院校区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三,技术因素、教师因素和支持系统因素等均会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包括:第一,通过规范信息化产品制作标准、提升信息化教学产品质量等措施,调控技术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第二,通过丰富教师信息化教学认知、鼓励教师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减少教师工作负荷量,调控教师自身因素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第三,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建设信息化教学条件、完善教学激励措施等措施,调控支持系统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34;G715.1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信息化教学,专业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因何在?为何这些因素能够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产生影响?3.针对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有哪些有效解决的方式途径?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初步获取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维度;再通过问卷调研,结合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编制出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量量表,进而运用测量量表对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展开调研;最后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提出相对的对策和建议。具体技术路线如图 1-4-1 所示。

框架图,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


能力层面的要求与中小学教师无异,这三个层面的能力要求主要针对教师理论层面教学。但是,中等职业教育有其存在的特殊性,它必须教授学生从事劳动生产所需要的特殊技能。因此,“教学实施”之“技能教学”属于中职专业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结合中职教师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通过访谈专业教师,认为“运用技术手段规范地演示技能操作过程”、“安排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训活动”、“运用信息技术有效解决(实训)教学中重难点”等三条职业能力是中职专业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能力要求所在。第二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框架构建上一节剖析了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读了中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和各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由此奠定了本研究对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分析框架。分析框架的构建过程如图 2-2-1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敬新;邓峰;;“技术-教学-学科知识”(TPACK)研究:最新进展与趋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2 赵可云;亓建芸;陈武成;;基于B-PDS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3 刘U

本文编号:2715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15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6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