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湖南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2:02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负担越来越重。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把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中,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因此,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的大环境,选择了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本论文以湖南省十六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和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人员为调查研究对象,从不同侧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从现代教育技术氛围、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18.5
【图文】:

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看法,教育教学


2.1.1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由图3.1可知,38.44%的高职学生认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42.49%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稍有提高,19.07%的学生认为没有提高;而教师对此的看法不同,47.09%的教师认为教学效果没有提高,认为教学效果稍有提高和显著提高的仅占40.7%和12.21%。对比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看法,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绝大多数学生(80.93%)认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负担


认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增加了自己的教学负担(见图3.2)。由此可见,超过半数(50.28%)的教师认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造成了一种额外的负担,说明这部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高,他们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此,这部分教师还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尽快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从而能够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增加了教学负担没有影响·减轻了教学负担图3.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影响 Figure3.2TheimPaetofmodernedueationteehnologyonteaehers 2.1.3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不仅转变了传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减轻了学习负担。由图3.3可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文泉;刘晓;;浅议如何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6期

2 邢建英;;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1期

3 刘涛;;关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4 陈小波;;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进[J];学周刊;2011年10期

5 洪新军;;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陈鹏;;高职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1年22期

7 梧秋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物理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6期

8 张颖羿;;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9 范希峰;;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技能人才培养[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Z1期

10 王传言;;生源危机下高职院校生存法则[J];教育;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道南;蒋斌;罗明;张世中;田进强;;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应用[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考玉顺;周秀芳;;现代教育技术下探究式学习的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文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科学实践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钟灵;;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6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7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付长缨;刘侠;王春义;赵敏海;;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院校的发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贾宁;方梅;;浅谈兽医病理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宗伟;;共生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中学校教育技术的运用策略[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何志武;高职院校的路如何走[N];光明日报;2003年

2 谢虹;我省高职院校推出“召回返读制”[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傅传蔚;“三校生”报考高职院校有新规[N];江西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张咏梅;高职院校更要从市场上觅食[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5 田丹;我省中高职院校不再“升格”[N];沈阳日报;2004年

6 通讯员 郭逊 记者 谭伟东 ;湖职院矢志建设全国优秀高职院校[N];浙江日报;2005年

7 甘州区小河中心学校 宋学军 王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体现“两抓”[N];张掖日报;2005年

8 记者 崔晓玲;昆明开建30所高职院校[N];昆明日报;2008年

9 苏志刚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周晨 整理;我们创造了高职院校的“宁波模式”[N];宁波日报;2008年

10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高素贞;质量特色并举 打造品牌高职院校[N];淄博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3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5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美凤;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鹏;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游小娟;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傅龙华;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祝凌云;潍坊科技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0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30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