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教师激励策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717.2
【图文】:
师要精神激发与物质激发相结合141。1.2.2.2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国内专家通过研究,归纳出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3]l(见图1.3):()l工资报酬与奖励—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且使自己能够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这种奖励制度既要适合公司的发展又要与个体的业绩相挂钩。(2)人的成长与发展—存在使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潜能的机会,它证实了这样一个假设前提: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不断的追求。(3)公司的前途—知识型员工既看重金钱财富和个人能力的发挥等要素,也看重公司的发展前景。这说明公司的发展与知识型员工的个人成长是休戚相关的。(4)有挑战性的工作—知识型员工希望承担具有适度冒险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因为这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一种检验和考量,是体现出他们突出于常人的佐证。(5)其它激励因素—晋升机会,有水平的领导,工作的保障性与稳定性等。
院校就读的研究生和刚毕业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生高校离退休教师师、研究所改制或下岗的具有实践经验的员工工院校转业和同类院校教师师伍人员来源于不同领域与行业,背景较为复杂,现象,管理难度大。从来源上看,长沙南方职业中年教师大多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加之存在配问题,同时学校的薪资水平、生活条件与工作条学校的骨干队伍一中年教师严重不足。学院应当的薪酬体系,引进人才、稳定人才,为学院的发龄状况青年教师为主,具体比例见图.22: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华平,徐昌文,杨子洪;贵州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实证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集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3 郑湘峙,陈省平;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人”因素及激励机制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5期
4 盖凯程;李俊丽;;现代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效率探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4期
5 马少红;;论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因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4期
6 刘丽娟;夏娟;;激励机制在高校贫困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初凤荣;李松;;公司引入股票期权制度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8 张哲;张玉霞;;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9 谌武;;股票期权激励原理与其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刘平勇;;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J];内江科技;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陈正飞;刘灵芝;;基于激励机制的森林生态补偿研究[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3 谢芳成;;论环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张瑛;刘忠诚;;企业科技人才精神鼓励的研究[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于水波;张相林;;建立新型学生工作人员激励方式的途径探讨[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腊;;浅谈医院奖金激励机制[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8 林挺;林禹鸿;;浅析欧美针对孤儿药开发的激励措施[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9 林挺;;论环境技术应用的激励机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张冰;;关于健全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FN记者 柳立;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N];金融时报;2006年
2 吴睿鸫;应启动政府财税激励涨工资的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何瑜森 冒益慧 施小强;创新 激励机制 提升 工作绩效[N];江苏法制报;2010年
4 郑树林;加快建立人尽其才的管理和激励机制[N];吉林日报;2003年
5 记者 金涌 翁惠娟;校长不管建房优质学位公开[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丁宇翔 张庆军;如何驾驭激励艺术[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7 通讯员 任炳年;大理军分区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出成效[N];大理日报(汉);2007年
8 周晶晶;如何建立健全党员进步的激励机制[N];桂林日报;2006年
9 吴力;加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李文亭;陈丽明代表——尽快建立社会公德激励机制[N];江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鹏部;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齐海燕;设备监理激励机制与实施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洪涛;基于信誉的对等网资源拍卖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贾鹏;成长期体育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宋志鸿;以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治理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黄建华;港口群企业集团组建模式与权益结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丁菊红;中国转型中的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D];复旦大学;2008年
8 毛刚;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杨文杰;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饶勇;旅游企业隐性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宁;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许天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我军战时激励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乔晓华;委托代理制下道德风险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鲁征;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郝晓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饶丽佳;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李红梅;股票期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苏楠;论我国社区警察职业生涯发展与激励机制[D];东北大学;2005年
9 刘一;国有商业银行效率问题及激励机制探索[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薛思军;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32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3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