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4:48
【摘要】: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之后,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与招生量增长较快。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提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这一文件的颁布,为高等职业教育在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招生规模的适度增长提供了保障。高职院校作为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职教育无论是院校数量、学生规模均有大幅度的增加,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一支生力军。 随着高职院校快步进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辅导员队伍工作思路、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进程中遭遇瓶颈。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着要转变原有模式,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的困难局面。 本文的研究和阐述正是基于以上基本现实情况,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界定,阐述了职业化的定义、专业化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从职业化的定义以及职业化包含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等三个要素入手,来明确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条件和要求,其次从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以及相关制度入手,来阐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如何从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入手,来正确理解专业化的内涵。 第二部分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意义,主要从高职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必要性两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是如何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并且着重强调了国内外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以及高职教育自身不断发展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的提出的新需要。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现状。在列举已经取得的诸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高职院校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推进主体的重视程度不够、推进标准的缺失、推进方法和途径的有待优化以及推进客体的方向迷失和工作乏术等原因入手,来找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遇到瓶颈的问题原因所在。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笔者在如何加强职业化与专业化途径方面的论述中,首先谈如何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现行制度;再次谈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准入、日常管理、年度考核和培养机制等方面来制定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标准;最后谈如何规范执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的制度与标准。在提出加强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方法时,建议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的推进主体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专题培训计划、以“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来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新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孙金华,张国富;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操申斌;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奇才;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庄德水,胡松;论政治文明视角下的群众监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合敏;;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论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标准的思想[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2 孔令举;;政治和谐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3 徐葵;;高放苏联剧变研究评析[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俊梅;杨蓓;;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洛汶;;新时期弘扬铁军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6 陆仁权;;重温陈云党员权利理论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中国;;论陈云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贡献[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8 唐强奎;;论政治整合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董祥林;;试论高校学报改革[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庄汉;;依法行政与政治文明[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王晓林;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少军;论有限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贺益民;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的人才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韩林;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47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47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b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