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9:43
【摘要】: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直都被认为是企业中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和企业需要招纳更多实用性强的人才,这就要求新时期的人才必须有更加扎实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其能力水平与企业岗位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职院校应重点开展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国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办学现状及不足,并以F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以下简称商学院)为例,运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了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创新点、成效及出现的问题,从实际调研结果来看,商学院在校企合作上收获较大,有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岗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拥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建设专业,但仍存在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办学中普遍存在的部分问题,如企业参与教学积极性低、教学评价与监督体系缺乏、学生就业质量差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政企校三方协同合作,建立教学反馈机制,改革教学手段,加强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等方法来改善现状。本文期望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的办学优势及不足之处,总结经验,为改善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J];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2 桑格基;;工学交替——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及就业的重要途径[J];巴音职教;2007年01期

3 严奉坤;靳继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研究——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啤酒生产技术》课程为例[J];宁夏教育;2016年11期

4 魏星;;简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34期

5 韩祖丽;吴春梅;;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7年07期

6 周浩;;浅议工学结合视域下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山西科技;2017年03期

7 王艳;李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8 刘毅;;高职《外科护理学》工学结合课程的构建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年20期

9 戴进;李佳星;;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7年14期

10 罗瑜;;学生参与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管理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小杰;;浅析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职协201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学校二等奖)[C];2016年

2 聂建波;;“工学结合”保障体系分析[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郭永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问题思考[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甘肃卷)[C];2013年

4 徐淑华;蔡晟;;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分析[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孙玉杰;;“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邓晓娜;倪子田;;工学一体在零件测绘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职协201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学校一等奖)[C];2016年

7 何玉宏;孙云志;;工学结合——研究现状与发展初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杨泽宇;;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韦家明;;理顺交替关系 发挥工学作用——浅谈当前工学交替的难点及对策[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宪洲;;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落实“工学结合”理念[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微度;暑期工学到的不应只是“当头一棒”[N];阳泉日报;2017年

2 张洲;市城建技校“工学结合”为贫困学子开辟就学通道[N];邯郸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娟;创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破解就业难题[N];开封日报;2009年

4 实习生 肖志龙 江银银 本报记者  姚学文;“工学结合”让学生就业“零距离”[N];湖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杨小续;“工学扶贫”甘肃行活动考察团前来我市考察[N];陇东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骄骄;“旺工淡学、工学交替”成职校必修课[N];海口日报;2019年

7 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校长 党委书记 邓庆宁;职校推行工学结合须做好“三个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研究所所长 邱开金;工学结合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蒋夫尔;“工学一体化”让传统职教课堂大变脸[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蒋夫尔;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财;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享;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3 张利芳;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年

4 郁_";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5 张建敏;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守兵;工学结合模式下信息化服务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熊浩;湖北省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郑学平;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颖;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3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93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7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