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20-08-14 21:26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正以强劲发展的势头,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中等与高等职教之间的衔接成为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如何做好中、高职衔接,本文通过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思路与对策。 全文分四个部分对这一问题作了试探性的研究。 第一部分,界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两者衔接的涵义及内容,同时从理论及实践的角度分析说明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部分,对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及发展现状做概括分析。介绍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如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与我国目前中、高职研究与发展现状相比较,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主要在学制衔接等方面总结出了一体化衔接模式和分段式衔接模式,还存在着衔接规模小、渠道不畅、招生制度不完善等等问题。通过比较得到启发与经验。第三部分,对制约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因素进行分析。目前,中、高职在发展中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上均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中、高职的衔接。在外部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社会对高职缺乏了解及鄙视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导致生源数量下降;高校扩招后出现的“普高热”对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的接轨造成一定的冲击;就业市场的高消费和劳动用人制度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职教政策的偏差与不完善,诸如投入政策、 WP=5 招生政策及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统一;专业设置不规范,中职与高职专业较难对口;课程设置有脱节和重复现象,标准不统一;学制年限长短不一,基础差别较大;招生考试制度不利于中职学生,未体现职业教育特点;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学条件不足、师资力量较薄弱等状况均制约着中、高职的衔接。第四部分,对中、高职教育如何有效的衔接提出较全面的思考与对策。中、高职衔接应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目标对接原则、能力本位原则,在具体的衔接上可采用模块化课程衔接、学分衔接、资格衔接、学制衔接等方法。在措施上,应健全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政府统筹管理职教的力度,完善中、高指衔接的有关政策与制度;切实做好中、高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这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问题,衔接上应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全面沟通中、高职的课程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对接;积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道路,发展五年制高职;改革考试制度和招生办法,加大发展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高等教育;加强中、高职学校间的联系与沟通,形成联系紧密、资源共享、教学融通的格局;重视师资对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师资结构和提高教师素质,以保证中、高职的教学质量与衔接。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71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泽俊,李平香;论高等教育产业属性及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3期

2 叶們,沈红;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叶們;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年02期

4 祖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教育市场的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何云峰;略论高职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及发展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6 房利田;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西部大开发的首要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7 金硕;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06期

8 李向阳;加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浅议[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9 王冀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再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04期

10 舒邦华,叶存洪;犯其至难 图其至远──转变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理论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2 李文利;;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研究: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3 严全治;杨红e

本文编号:2793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93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