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等职业学校“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5:13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迫切性是前所未有的。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究其根源,是中职学校长期采用的课程模式不适合现代人才培养。职业学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必须要改变以往“学科中心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新课程模式:“新三段式”课程模式是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学生实习实训等课程按照人的综合职业能力生成规律,由单项到复合、由简单到复杂连续分散排列到各个学期,形成了新三段模式,即(一)职业核心能力生成阶段;(二)行业通用能力生成阶段;(三)岗位特殊能力生成阶段。这种模式广泛借鉴国内外成熟课程模式,结合中职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打破了原有的分段式课程模式。天津市慧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该课程模式进行实践性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重点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模式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方法;第二章“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及“新三段式”与传统“三段式”的课程模式的比对;第三章“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构建依据、原则与过程;第四章“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实施——以慧翔职业学校为例,进行了个案的分析和研究。 实践证明,“新三段式”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课程模式存在的问题。采用这种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先将研究内容一一阐述,希望本研究能够给致力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模式构建研究的同行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712.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社会亟需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传统中职课程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三、"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思路与价值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的价值
    第三节 国内外现有的几种课程模式述评
        一、BCE: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模式
        二、英国“三明治”教学模式
        三、德国阶梯式课程模式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
        五、基于实践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
        六、阶段模块课程模式
第二章 "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内涵
        一、课程模式的内涵
        二、"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 "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校企合作紧密性
        二、工学计划交替性
        三、实习时间渐进性
        四、角色转变自然性
    第三节 "新三段式"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
        一、分段的依据不同
        二、课程观取向不同
        三、实习实训课程的设计不同
第三章 "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构建依据、原则与过程
    第一节 "新三段式"课程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课程观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三、学习领域课程理论
        四、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
    第二节 "新三段式"课程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职业导向性原则
        二、综合化原则
        三、理实一体化原则
        四、学生主体性原则
    第三节 "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具体构建
    第四节 “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结构的具体构建
        一、"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整体结构分析
        二、各阶段的具体课程构建
            1. 职业素养生成阶段的课程构建
            2. 行业通用能力生成阶段的课程构建
            3. 岗位特殊能力生成阶段的课程构建
第四章 "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实施——以慧翔职业学校为例
    第一节 慧翔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前慧翔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二、慧翔职业学校"新三段式"课程的提出
    第二节 慧翔职业学校"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实践 #28——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分析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
        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
        三、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
    第三节 慧翔职业学校“新三段式”课程模式实施后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友桥;;试论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建立[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2期

2 胡怡芳;慕景强;;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评价方法述评[J];当代职业教育;2010年03期

3 周志群;许明;;从学校本位学习到工作本位学习——近年来英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芮小兰;宋晓;;澳大利亚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硅谷;2010年03期

5 傅松涛,张锦川;能力本位课程简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傅昭;;基于多元智能观的高职导游能力本位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7 杨黎明;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CBE)的长处及其不足之处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1998年08期

8 辜东莲;丘东晓;;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初探[J];教育导刊;2009年12期

9 和震;论能力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J];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10 谭移民,钱景舫;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851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51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c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