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理论课融入创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7:59
思政课程融入创业人才培养,可以解决创业教育的学科渗透、教育普及性和实践性问题,而对思政课程而言,两者的结合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具体改革思路应当包括教学内容侧重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教学评价机制的重建等三大部分。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二、“思政课”融入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的思路
1.调整“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2.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3.改革课程评价机制
三、“思政课程”融入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1.提高创业教育的普及性。
2.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3.有效开展学科渗透和融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 黄兆信.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2]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温州大学为例[J]. 黄兆信,曲小远,施永川,曾尔雷. 高等教育研究. 2014(08)
[3]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 黄兆信,王志强. 教育研究. 2013(12)
[4]高校创业教育的重心转变——以温州大学为例[J]. 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 教育研究. 2011(10)
[5]我国大学创业教育供需矛盾与平衡途径探讨[J]. 聂志毅. 学术论坛. 2009(11)
[6]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 刘玉侠,宿月荣.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4)
[7]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 宇业力,何苗,邵海军. 学术论坛. 2009(03)
[8]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 高晓杰,曹胜利.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7)
[9]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 朱明. 职业教育研究. 2007(06)
本文编号:2918663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二、“思政课”融入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的思路
1.调整“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2.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3.改革课程评价机制
三、“思政课程”融入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1.提高创业教育的普及性。
2.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3.有效开展学科渗透和融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 黄兆信.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2]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温州大学为例[J]. 黄兆信,曲小远,施永川,曾尔雷. 高等教育研究. 2014(08)
[3]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 黄兆信,王志强. 教育研究. 2013(12)
[4]高校创业教育的重心转变——以温州大学为例[J]. 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 教育研究. 2011(10)
[5]我国大学创业教育供需矛盾与平衡途径探讨[J]. 聂志毅. 学术论坛. 2009(11)
[6]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 刘玉侠,宿月荣.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4)
[7]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 宇业力,何苗,邵海军. 学术论坛. 2009(03)
[8]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 高晓杰,曹胜利.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7)
[9]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 朱明. 职业教育研究. 2007(06)
本文编号:2918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1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