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04:4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愈发重视,职业教育终于在中国教育大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并为国家制造业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合格技术人才。然而,作为职教主力军之一的技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也愈演愈烈,可惜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难以得到引导和化解,也没能得到社会、学校甚至倦怠者自己应有的重视和处理。难以想象,教师职业倦怠大范围存在却不加以解决将不可避免的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自身的职业发展,也会大大影响学生的智能开发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不安定因素的隐患,当然也会大大阻碍技工学校乃至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了解技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而为预防或减轻技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笔者以广东省高级技校的问卷调查为切入口,同时与同事的沟通访谈以及自身浸入式的观察和感受,对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展开研究,实事求是分析其缘由,并以可执行性可持续性为方向提出解决策略。从调查中发现,广东省高技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广泛存在,仅轻重程度不同罢了,无倦怠现象的教师勉勉强强占总调查人数的近20%。从现象来看,男教师比女教师职业倦怠严重;职称、职务越高其职业倦怠程度越轻;班主任明显比非班主任焦虑、倦怠;已婚教师总...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四) 研究方法
二、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一) 教师倦怠的调查结果
1、性别不同的教师倦怠对比
2、职称不同的教师倦怠对比
3、职务不同的教师倦怠对比
4、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倦怠对比
5、工作年限不同教师倦怠对比
6、未婚者与已婚者的倦怠对比
(二) 教师倦怠程度的分类
1、轻度倦怠
2、中度倦怠
3、重度倦怠
(三) 广东省高技教师倦怠的影响
1、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2、对学校造成的影响
三、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诱因的分析
(一) 社会因素
1、社会对技校期望过高
2、技校教师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二) 学校因素
1、学校管理措施有待改进
2、教师评价、激励体制有待完善
3、教师缺乏有效培训机会
4、技校生源素质整体较差
(三) 教师自身因素
1、教师对角色期待过高
2、教师专业素养不够
3、教师性格因素
四、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消减对策
(一) 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合作
1、加强校企多层次合作
2、加强校校合作
(二) 学校改进教师工作环境
1、建立合理教师评价机制
2、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3、增进教师工作环境的和谐氛围
4、尽力满足教师合理要求
5、尽力提高教师待遇
(三) 教师加强"内功"
1、设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
2、努力提升职业素质
3、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4、培养广泛兴趣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症探源及其对策[J]. 赵云山. 职业. 2010(32)
[2]校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J]. 陈丽玉. 教育. 2009(15)
[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J]. 盛于勤. 时代金融. 2008(06)
[4]浅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J]. 王珂. 职业教育研究. 2007(06)
[5]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探讨[J]. 李德春. 宜宾学院学报. 2006(01)
[6]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 杨秀玉. 外国教育研究. 2005(11)
[7]职校教师压力的社会学分析[J]. 马庆发,郑娟新. 教育发展研究. 2005(16)
[8]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 吴真,赵子真. 中国临床康复. 2005(08)
[9]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 韩培庆. 中等职业教育. 2004(24)
[10]从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得到的几点启示[J]. 张莉. 职业教育研究. 2004(12)
本文编号:2919550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四) 研究方法
二、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一) 教师倦怠的调查结果
1、性别不同的教师倦怠对比
2、职称不同的教师倦怠对比
3、职务不同的教师倦怠对比
4、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倦怠对比
5、工作年限不同教师倦怠对比
6、未婚者与已婚者的倦怠对比
(二) 教师倦怠程度的分类
1、轻度倦怠
2、中度倦怠
3、重度倦怠
(三) 广东省高技教师倦怠的影响
1、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2、对学校造成的影响
三、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诱因的分析
(一) 社会因素
1、社会对技校期望过高
2、技校教师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二) 学校因素
1、学校管理措施有待改进
2、教师评价、激励体制有待完善
3、教师缺乏有效培训机会
4、技校生源素质整体较差
(三) 教师自身因素
1、教师对角色期待过高
2、教师专业素养不够
3、教师性格因素
四、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消减对策
(一) 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合作
1、加强校企多层次合作
2、加强校校合作
(二) 学校改进教师工作环境
1、建立合理教师评价机制
2、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3、增进教师工作环境的和谐氛围
4、尽力满足教师合理要求
5、尽力提高教师待遇
(三) 教师加强"内功"
1、设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
2、努力提升职业素质
3、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4、培养广泛兴趣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症探源及其对策[J]. 赵云山. 职业. 2010(32)
[2]校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J]. 陈丽玉. 教育. 2009(15)
[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J]. 盛于勤. 时代金融. 2008(06)
[4]浅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J]. 王珂. 职业教育研究. 2007(06)
[5]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探讨[J]. 李德春. 宜宾学院学报. 2006(01)
[6]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 杨秀玉. 外国教育研究. 2005(11)
[7]职校教师压力的社会学分析[J]. 马庆发,郑娟新. 教育发展研究. 2005(16)
[8]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 吴真,赵子真. 中国临床康复. 2005(08)
[9]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 韩培庆. 中等职业教育. 2004(24)
[10]从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得到的几点启示[J]. 张莉. 职业教育研究. 2004(12)
本文编号:2919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1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