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04:51
高职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不论是规模还是在校学生人数,都基本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高职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相关,能否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我国近十年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几经变迁,在一定时期对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现有高职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德国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是当今一种较好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仅着眼于现行职业的要求,更以职业群的特点,关注未来职业对人才的需要,着力为社会培养能力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人才。但德国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以“职业”为中心,对合格“人”和“公民”的培养关注不够全面,致使所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技能和知识全面性存在一定不足。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在对学生人文素养、知识全面性的培养...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模式主要课程体系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周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10)
[2]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就业——来自2007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的消息[J]. 纪颖,小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30)
[3]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研究[J]. 杨敏恒. 职业时空. 2007(12)
[4]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若干建议[J]. 刘伟辉,陈铖. 职业技术教育. 2007(13)
[5]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J]. 彭振宇. 职业技术教育. 2007(13)
[6]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J]. 柴福洪. 职业技术教育. 2007(13)
[7]探索“模块式标准化”教学新模式——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改思路与初步实践[J]. 周祥瑜,吕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25)
[8]德国双元制课程特点及启示[J]. 李晓军.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5(01)
[9]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 季诚钧.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2931165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模式主要课程体系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周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10)
[2]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就业——来自2007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的消息[J]. 纪颖,小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30)
[3]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研究[J]. 杨敏恒. 职业时空. 2007(12)
[4]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若干建议[J]. 刘伟辉,陈铖. 职业技术教育. 2007(13)
[5]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J]. 彭振宇. 职业技术教育. 2007(13)
[6]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J]. 柴福洪. 职业技术教育. 2007(13)
[7]探索“模块式标准化”教学新模式——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改思路与初步实践[J]. 周祥瑜,吕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25)
[8]德国双元制课程特点及启示[J]. 李晓军.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5(01)
[9]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 季诚钧.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2931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3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