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21:35
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适应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更应该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时较短,高职院校办学基础比较薄弱,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办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2006年11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旨在建成一批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来带动全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都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普通高职院校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从而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涉及到学校建设诸多方面。因此,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一) 战略
(二) 战略管理
二、高校战略管理
(一) 高校战略管理的兴起
(二) 高校战略管理概念及步骤
第三章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战略分析与SWOT 分析
(一) 战略分析
(二) SWOT 分析
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SWOT 分析
(一)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1. 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弱势地位得以改善
3. 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威胁(threats)
1. 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
2.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度低
3. 普通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
4. 同类院校的竞争
(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1. 区位优势
2. 学校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3.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4. 入选院校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
5. 学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存在的劣势(weakness)
1. 学校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不长,经验缺乏
2. 学校自主发展能力还有待增强
3. 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4. 学校的专业建设还有待增强
5. 校企合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6. 示范辐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第四章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战略目标
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含义
二、制定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 指导思想
(二)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战略目标制定原则
1. 正确理解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内涵
2. 建设目标及成果应对其他普通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示范推动作用
3.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目标重在实施
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 总体战略目标
(二) 阶段目标
(三) 战略重点
1. 在示范建设期内战略重点在于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
2. 在示范建设成果推广期战略重点在于示范辐射能力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学校的示范作用
第五章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措施
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 以专业建设为中心,推进学校专业的建设水平
1. 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基础打造专业品牌
2. 以专业建设为动力带动其他各项建设工作
(二) 推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 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力度,重点发展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
2. 大力发展兼职教师队伍,保证教师数量的稳定
3.着力培养一批名师、专业带头人,保持师资的合理结构
(三)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 硬件环境建设
2. 软件环境建设
(四)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实施开放式教育,以服务建立学校发展的新依托
(一) 教育与经济结合,找准服务定位
(二) 学校与企业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
1. 校企教育合作
2. 校企产学研合作
(三) 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相结合
(四) 社会服务与市场结合
三、实施共建工程,以共建促发展
(一) 学校与所在地方政府的共建
(二) 学校与相关地区、校际之间的共建
(三) 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结合为视角[J]. 邓志良,宋建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2)
[2]国家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状态统计分析[J]. 查吉德. 职教论坛. 2007(21)
[3]试论高职院校市场导向下的示范性专业建设方略[J]. 廖克玲,李洛. 辽宁教育研究. 2007(09)
[4]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边际探微[J]. 唐锡海,韦莉娜. 教育与职业. 2007(27)
[5]谈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几个导向性问题[J]. 童乃诚.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7(03)
[6]校企结合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J]. 刘胜利,赵娇. 教育与职业. 2007(26)
[7]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 李爱卿. 职业教育研究. 2007(09)
[8]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 欧阳育良,戴春桃. 职业技术教育. 2007(25)
[9]两组方案 七大改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修改前后[J]. 张成玉. 教育与职业. 2007(22)
[10]试论“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J]. 姚寿广.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7)
博士论文
[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 王前新.华中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彭小燕.南京理工大学 2006
[2]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战略研究[D]. 朱爱胜.南京农业大学 2002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对策研究[D]. 代祖良.昆明理工大学 2002
[4]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D]. 朱植刚.华中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77591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一) 战略
(二) 战略管理
二、高校战略管理
(一) 高校战略管理的兴起
(二) 高校战略管理概念及步骤
第三章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战略分析与SWOT 分析
(一) 战略分析
(二) SWOT 分析
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SWOT 分析
(一)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1. 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弱势地位得以改善
3. 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威胁(threats)
1. 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
2.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度低
3. 普通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
4. 同类院校的竞争
(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1. 区位优势
2. 学校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3.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4. 入选院校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
5. 学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存在的劣势(weakness)
1. 学校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不长,经验缺乏
2. 学校自主发展能力还有待增强
3. 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4. 学校的专业建设还有待增强
5. 校企合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6. 示范辐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第四章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战略目标
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含义
二、制定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 指导思想
(二)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战略目标制定原则
1. 正确理解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内涵
2. 建设目标及成果应对其他普通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示范推动作用
3.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目标重在实施
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 总体战略目标
(二) 阶段目标
(三) 战略重点
1. 在示范建设期内战略重点在于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
2. 在示范建设成果推广期战略重点在于示范辐射能力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学校的示范作用
第五章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措施
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 以专业建设为中心,推进学校专业的建设水平
1. 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基础打造专业品牌
2. 以专业建设为动力带动其他各项建设工作
(二) 推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 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力度,重点发展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
2. 大力发展兼职教师队伍,保证教师数量的稳定
3.着力培养一批名师、专业带头人,保持师资的合理结构
(三)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 硬件环境建设
2. 软件环境建设
(四)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实施开放式教育,以服务建立学校发展的新依托
(一) 教育与经济结合,找准服务定位
(二) 学校与企业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
1. 校企教育合作
2. 校企产学研合作
(三) 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相结合
(四) 社会服务与市场结合
三、实施共建工程,以共建促发展
(一) 学校与所在地方政府的共建
(二) 学校与相关地区、校际之间的共建
(三) 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结合为视角[J]. 邓志良,宋建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2)
[2]国家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状态统计分析[J]. 查吉德. 职教论坛. 2007(21)
[3]试论高职院校市场导向下的示范性专业建设方略[J]. 廖克玲,李洛. 辽宁教育研究. 2007(09)
[4]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边际探微[J]. 唐锡海,韦莉娜. 教育与职业. 2007(27)
[5]谈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几个导向性问题[J]. 童乃诚.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7(03)
[6]校企结合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J]. 刘胜利,赵娇. 教育与职业. 2007(26)
[7]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 李爱卿. 职业教育研究. 2007(09)
[8]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 欧阳育良,戴春桃. 职业技术教育. 2007(25)
[9]两组方案 七大改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修改前后[J]. 张成玉. 教育与职业. 2007(22)
[10]试论“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J]. 姚寿广.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7)
博士论文
[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 王前新.华中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彭小燕.南京理工大学 2006
[2]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战略研究[D]. 朱爱胜.南京农业大学 2002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对策研究[D]. 代祖良.昆明理工大学 2002
[4]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D]. 朱植刚.华中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77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7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