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如何将管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基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逻辑的专业评价激励制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19 01:48
  良好的内部治理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在厘清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逻辑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评价激励制度的分析设计,旨在将二级院系和专业教学团队等管理对象转变为学校内部治理主体,以连带责任方式解决教师激励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激励教师等办学主体在学校治理机制中坚守育人本位、形成利益共同体、协同追求卓越。这种专业评价激励制度对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 2020,36(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内涵及逻辑
    (一)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内涵实质
    (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基本逻辑
二、基于内部治理逻辑的专业评价激励制度框架
    (一)专业评价激励制度的博弈分析
    (二)专业评价激励制度框架设计
        1. 专业评价的制度设计。
        2. 专业评价激励的配套制度设计。
        3. 优化内部治理机制。
三、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院校全面提高教师质量的激励策略研究[J]. 唐宁,郭常斐.  教育评论. 2018(09)
[2]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 陈金芳,万作芳.  教育研究. 2016(10)
[3]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现代化[J]. 李进.  中国高教研究. 2014(11)



本文编号:2986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86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