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的职业能力标准:内涵、价值与路向
发布时间:2021-09-06 14:31
职业能力标准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链接职业人才需求、培养与评价三大体系、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结构、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当前1+X证书制度核心问题的关键。基于建设国家资历框架的视角,开展职业能力标准研究,明确职业能力标准的内涵、价值与路向,是建设与完善"双通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工作。未来研究可考虑基于当前职业教育主流思想,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的阐释、我国职业资格体系的追溯、发达国家学习成果导向的职业能力标准的分析与比较,系统化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能力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一般路径、内容与结构、运行机制等。
【文章来源】: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19(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职业能力标准的内涵理解与研究现状
(一)定位与关联
1.能力、资格与学习成果
2.职业能力标准的上下关联
(二)研究基础与现状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与沟通的核心价值基础:学习成果
2.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框架制度基础:资历框架与资格标准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的基准:职业能力标准
二、建立职业能力标准的价值与意义
(一)实现跨教育领域的普职等值:确立职业领域资格与普通教育领域资格沟通、衔接的统一参照
(二)联结制度与培养上下位体系: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能力基准线
(三)联结职业界与职业教育界:构成产教融合的核心纽带与载体
(四)联结企业与学校:融通行业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
(五)联结作为结果的两类证书:为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提供参照基础
三、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路向及其内容
(一)开展本土基础与国际比较研究,形成职业能力标准建设的基础
(二)基于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构建职业能力标准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三)基于上下位标准及跨界特性提炼职业能力标准构建的一般路径
(四)探索职业能力标准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X证书制度实施的要件、挑战及策略[J]. 杜怡萍.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4)
[2]“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设应主要面向高职教育发展的重难点[J]. 徐国庆. 职教发展研究. 2020(01)
[3]基于资历框架的能力单元开发:国家开放大学的经验[J]. 李静,李林曙,王丽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6)
[4]基于资历框架的能力标准开发:粤港的经验[J]. 李雪婵,关燕桃,李怀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6)
[5]资历框架视域下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以香港汽车业《能力标准说明》为例[J]. 郑炜君,李雪婵.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6]我国学分银行与资历框架建设探索:进展、问题与对策[J]. 王海东,邓小华. 中国远程教育. 2019(12)
[7]学习成果的内涵:嬗变与启示[J]. 应一也.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5)
[8]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原则·过程·路径[J]. 王洪才,田芬. 教育学术月刊. 2019(06)
[9]以资历框架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J]. 吴南中,夏海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6)
[10]建立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思考[J]. 李海东,杜怡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07)
硕士论文
[1]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CF)质量保障体系探析[D]. 王东平.东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87631
【文章来源】: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19(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职业能力标准的内涵理解与研究现状
(一)定位与关联
1.能力、资格与学习成果
2.职业能力标准的上下关联
(二)研究基础与现状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与沟通的核心价值基础:学习成果
2.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框架制度基础:资历框架与资格标准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的基准:职业能力标准
二、建立职业能力标准的价值与意义
(一)实现跨教育领域的普职等值:确立职业领域资格与普通教育领域资格沟通、衔接的统一参照
(二)联结制度与培养上下位体系: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能力基准线
(三)联结职业界与职业教育界:构成产教融合的核心纽带与载体
(四)联结企业与学校:融通行业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
(五)联结作为结果的两类证书:为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提供参照基础
三、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路向及其内容
(一)开展本土基础与国际比较研究,形成职业能力标准建设的基础
(二)基于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构建职业能力标准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三)基于上下位标准及跨界特性提炼职业能力标准构建的一般路径
(四)探索职业能力标准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X证书制度实施的要件、挑战及策略[J]. 杜怡萍.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4)
[2]“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设应主要面向高职教育发展的重难点[J]. 徐国庆. 职教发展研究. 2020(01)
[3]基于资历框架的能力单元开发:国家开放大学的经验[J]. 李静,李林曙,王丽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6)
[4]基于资历框架的能力标准开发:粤港的经验[J]. 李雪婵,关燕桃,李怀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6)
[5]资历框架视域下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以香港汽车业《能力标准说明》为例[J]. 郑炜君,李雪婵.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6]我国学分银行与资历框架建设探索:进展、问题与对策[J]. 王海东,邓小华. 中国远程教育. 2019(12)
[7]学习成果的内涵:嬗变与启示[J]. 应一也.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5)
[8]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原则·过程·路径[J]. 王洪才,田芬. 教育学术月刊. 2019(06)
[9]以资历框架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J]. 吴南中,夏海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6)
[10]建立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思考[J]. 李海东,杜怡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07)
硕士论文
[1]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CF)质量保障体系探析[D]. 王东平.东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87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38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