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转变
发布时间:2021-12-16 21:20
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应运而生,确定了思想政治课在中职教育阶段育人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新课标实施产生的新变化入手,分析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目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36(1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新课标对中职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一)课程名称的变化是新时代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是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需求
(三)增加学业质量水平划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一)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三观”形成的过程较普通中学生缓慢,且缺乏内在逻辑
(二)中职学生家庭环境构成复杂,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学生思想波动大,家庭负面影响大
(三)中职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复杂,在学生间相互作用下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
三、目前中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思政课课程内容重复、枯燥,大多不够贴近学生生活
(二)中职思政课堂形式以灌输式为主,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失去兴趣
(三)中职思政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共性,忽略了学生突出的个性,形成矛盾
四、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当怎样进行角色转换
(一)中职教师应当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拓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以中职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二)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要组织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寓教于乐
(三)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当做思政课程的开发者,关注中职学生的独特性,认识学生,尊重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提高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朱磊. 中华少年. 2020(06)
[2]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J]. 卢黎歌,耶旭妍,王世娟,李梁,刘翔宇,万美容,陈迪明,隋牧蓉,张康军,訾艳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西安文理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J]. 魏娟辉. 新西部. 2019(34)
[4]新课标下中职思想政治课提高育人功能的教学策略[J]. 张念. 江苏教育研究. 2018(36)
本文编号:3538836
【文章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36(1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新课标对中职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一)课程名称的变化是新时代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是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需求
(三)增加学业质量水平划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一)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三观”形成的过程较普通中学生缓慢,且缺乏内在逻辑
(二)中职学生家庭环境构成复杂,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学生思想波动大,家庭负面影响大
(三)中职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复杂,在学生间相互作用下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
三、目前中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思政课课程内容重复、枯燥,大多不够贴近学生生活
(二)中职思政课堂形式以灌输式为主,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失去兴趣
(三)中职思政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共性,忽略了学生突出的个性,形成矛盾
四、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当怎样进行角色转换
(一)中职教师应当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拓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以中职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二)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要组织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寓教于乐
(三)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当做思政课程的开发者,关注中职学生的独特性,认识学生,尊重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提高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朱磊. 中华少年. 2020(06)
[2]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J]. 卢黎歌,耶旭妍,王世娟,李梁,刘翔宇,万美容,陈迪明,隋牧蓉,张康军,訾艳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西安文理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J]. 魏娟辉. 新西部. 2019(34)
[4]新课标下中职思想政治课提高育人功能的教学策略[J]. 张念. 江苏教育研究. 2018(36)
本文编号:3538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53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