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21-12-17 13:14
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培育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为研究案例,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该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困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发展的政策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鉴于呼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政府管理、办学主体管理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缺陷,本文即以应用研究为取向,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演绎法等多元方法,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促进呼市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教育(办学)主体、用人单位及其它社会主体的充分参与与合作,需要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格局;根据呼市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的思路和对策是:优化政府宏观规划与调控,试行“双元制”办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策略。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
第二节 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三、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四、有利于促使人力资源市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概况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节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呼市市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二、呼市所辖旗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第二节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与发展的阶段
二、停滞不前的阶段
三、服务市场的意识逐步增强的阶段
第三章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政府管理方面存在错位、缺位、越位等问题
一、政府管理存在问题的历史成因分析
二、政府管理的错位
三、政府管理的越位
四、政府管理的缺位
第二节 办学主体方面的缺陷
一、培养目标的片面性
二、课程设置的随意性
三、师资力量薄弱
四、实训基地建设严重不足
第三节 招生与就业环节面临的困境
一、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
二、中职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第四节 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一、呼市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二、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优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调控
一、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
二、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规划
三、建立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
四、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
第二节 试行"双元制"办学模式
一、"双元制"办学模式的内涵
二、借鉴国外经验,试行"双元制"办学模式
第三节 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一、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二、完善政府政策支持机制
三、改革财政投入方式
第四节 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策略
一、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专业设置
二、开展订单培训,实行校企合作
三、实行"双证书"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国教育:为了民族的光荣和梦想[J]. 张晓鹏. 上海教育. 2007(12)
[2]浅谈山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 王剑红,杨素芳.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3]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职教改革的启示[J]. 吴晓红.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11)
[4]“订单式”培养对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J]. 王变奇.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5]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 吴迎霞,李英杰.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08)
[6]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和若干对策[J]. 刘平波.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4)
[7]我国农村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J]. 李水山,戴洪生,郑范诛,金洪山. 职业技术教育. 2004(34)
[8]职业观变革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界定[J]. 盛艳. 当代教育论坛. 2004(02)
[9]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J]. 张学敏. 教育科学. 2003(04)
[10]中职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张丽莉. 煤炭高等教育. 2003(03)
硕士论文
[1]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 张文华.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0196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
第二节 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三、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四、有利于促使人力资源市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概况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节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呼市市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二、呼市所辖旗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第二节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与发展的阶段
二、停滞不前的阶段
三、服务市场的意识逐步增强的阶段
第三章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政府管理方面存在错位、缺位、越位等问题
一、政府管理存在问题的历史成因分析
二、政府管理的错位
三、政府管理的越位
四、政府管理的缺位
第二节 办学主体方面的缺陷
一、培养目标的片面性
二、课程设置的随意性
三、师资力量薄弱
四、实训基地建设严重不足
第三节 招生与就业环节面临的困境
一、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
二、中职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第四节 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一、呼市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二、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呼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优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调控
一、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
二、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规划
三、建立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
四、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
第二节 试行"双元制"办学模式
一、"双元制"办学模式的内涵
二、借鉴国外经验,试行"双元制"办学模式
第三节 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一、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二、完善政府政策支持机制
三、改革财政投入方式
第四节 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策略
一、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专业设置
二、开展订单培训,实行校企合作
三、实行"双证书"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国教育:为了民族的光荣和梦想[J]. 张晓鹏. 上海教育. 2007(12)
[2]浅谈山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 王剑红,杨素芳.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3]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职教改革的启示[J]. 吴晓红.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11)
[4]“订单式”培养对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J]. 王变奇.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5]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 吴迎霞,李英杰.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08)
[6]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和若干对策[J]. 刘平波.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4)
[7]我国农村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J]. 李水山,戴洪生,郑范诛,金洪山. 职业技术教育. 2004(34)
[8]职业观变革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界定[J]. 盛艳. 当代教育论坛. 2004(02)
[9]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J]. 张学敏. 教育科学. 2003(04)
[10]中职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张丽莉. 煤炭高等教育. 2003(03)
硕士论文
[1]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 张文华.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0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54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