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20:34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相对稳定的政治统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欧美职业教育的发展刺激了中国职业教育的产生,此后,中国职业教育开始了其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在考察与思考中国社会现实需求、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中国酝酿、建立了“壬戌”职业教育制度,将之推广到实践中。国民政府成立后,修正了这一制度,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充实了职业教育制度,这其实是一个职业教育制度化的过程。 到1937年抗战前,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基本完成。总括这一曲折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参与主体不断扩大、民众观念逐渐更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日益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力求融合本国实际需要、使职业教育制度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职业教育不断调整。这一方面说明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本国需要,逐渐本土化。作为教育制度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丰富了教育制度内容,使教育结构得到了相对平衡的发展;而且,它作为整个职业教育制度化的...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引言
二、 民初职业教育兴起的动因
(一) 职业教育产生的理论渊源
(二)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 旧教育的弊端和职业教育的生利性、实用性
(四) 欧美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三、 职业教育制度的酝酿--“新学制”前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 职业教育制度形成的理论准备
1 职业教育的宣传和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
2 欧美职业教育制度的考察、宣传及中国学制改革的论争
(二) 职业教育制度形成的实践基础
1 职业教育团体、机构的建立
2 职业教育团体、机构的初期实践
四、 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一) 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1 “新学制”中的职业教育及其思想内涵
2 “新学制”的进步性及理论、实践、制度三者关系分析
(二) 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推行
1 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
2 职业教育的课程、科目和实施方法
3 职业指导的实施
4 职业补习教育的兴起
五、 职业教育制度的调整、丰富和实施
(一) 国民政府调整、丰富职业教育制度
1 职业教育制度调整、丰富的原因
2 职业教育制度调整、丰富的过程和内容
(二) 职业教育制度调整、丰富过程中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1 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的提出
2 调整、丰富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实践
六、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的历史反思及其现实启示
(一) 观念更新、国家重视程度与职业教育制度化
(二) 职业教育制度化与本土化问题
(三) 职业教育制度化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产业发展的关系
(四) 职业教育思潮与职业教育制度化
(五)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是基本制度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前的职业教育[J]. 谢长法. 教育与职业. 2002(04)
[2]教育制度变迁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J]. 田正平,李江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1)
[3]我国综合中学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 王伦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3)
[4]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J]. 元青. 近代史研究. 2001(02)
[5]中国近代普通中学职业科施设的历史考察[J]. 谢长法. 教育与职业. 2000(10)
[6]民国教育史及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读后[J]. 宋恩荣,李剑萍. 历史研究. 2000(03)
[7]20世纪中国职教“三部曲”(一)[J]. 陈柏松. 教育与职业. 1999(10)
[8]论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评价尺度及其发展逻辑[J]. 于述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03)
[9]近代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J]. 王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10]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制度创新[J]. 邬志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4)
本文编号:3540891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引言
二、 民初职业教育兴起的动因
(一) 职业教育产生的理论渊源
(二)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 旧教育的弊端和职业教育的生利性、实用性
(四) 欧美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三、 职业教育制度的酝酿--“新学制”前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 职业教育制度形成的理论准备
1 职业教育的宣传和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
2 欧美职业教育制度的考察、宣传及中国学制改革的论争
(二) 职业教育制度形成的实践基础
1 职业教育团体、机构的建立
2 职业教育团体、机构的初期实践
四、 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一) 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1 “新学制”中的职业教育及其思想内涵
2 “新学制”的进步性及理论、实践、制度三者关系分析
(二) 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推行
1 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
2 职业教育的课程、科目和实施方法
3 职业指导的实施
4 职业补习教育的兴起
五、 职业教育制度的调整、丰富和实施
(一) 国民政府调整、丰富职业教育制度
1 职业教育制度调整、丰富的原因
2 职业教育制度调整、丰富的过程和内容
(二) 职业教育制度调整、丰富过程中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1 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的提出
2 调整、丰富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实践
六、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的历史反思及其现实启示
(一) 观念更新、国家重视程度与职业教育制度化
(二) 职业教育制度化与本土化问题
(三) 职业教育制度化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产业发展的关系
(四) 职业教育思潮与职业教育制度化
(五)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是基本制度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前的职业教育[J]. 谢长法. 教育与职业. 2002(04)
[2]教育制度变迁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J]. 田正平,李江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1)
[3]我国综合中学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 王伦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3)
[4]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J]. 元青. 近代史研究. 2001(02)
[5]中国近代普通中学职业科施设的历史考察[J]. 谢长法. 教育与职业. 2000(10)
[6]民国教育史及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读后[J]. 宋恩荣,李剑萍. 历史研究. 2000(03)
[7]20世纪中国职教“三部曲”(一)[J]. 陈柏松. 教育与职业. 1999(10)
[8]论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评价尺度及其发展逻辑[J]. 于述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03)
[9]近代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J]. 王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10]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制度创新[J]. 邬志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4)
本文编号:3540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54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