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3:05
本文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即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任务。其中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技能和管理理念来武装农业劳动者的劳动者知识化是农业现代化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农业从业者的科技文化素质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备受重视。 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及其存量直接关系农业现代化推进的速度及效率,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为数众多的农村人口其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农村教育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言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从另一方面而言,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农民问题则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就在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可见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农民人力资本中与其它各类型农村教育相较而言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以及不能胜任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重任的背景之下,本文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展开对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探讨,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 分析学术界对农业现代化、农村教育等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研究有关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等问题的经典基础理论,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进行剖析(第三章);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第四章);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对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分析国外相关职业教育的经验并总结相关启示(第六章);提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职业教育同步发展的相关意见与建议(第七章)。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研究选题的创新。从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看,对于专门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在国内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出了新的路径。第二,学科理论结合的创新。本文的理论不再停留在以往的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此外还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同时提出结合包容性增长相关概念和利益集团理论相关观点,提出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该走多元化的路径。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农村职业教育 包容性增长 终身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导论11-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6
- 1.2.1 国外研究动态12-14
- 1.2.2 国内研究动态14-15
- 1.2.3 述评15-16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7
- 1.3.1 研究思路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17-21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2.1.1 农业现代化17
- 2.1.2 农村教育17-18
- 2.1.3 农村职业教育18
- 2.1.4 包容性增长18
- 2.2 相关理论基础18-21
- 2.2.1 教育公平理论18-19
- 2.2.2 教育投资理论19
- 2.2.3 终身教育理论19
- 2.2.4 筛选理论19-20
- 2.2.5 利益集团理论20-21
-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功能与目标分析21-25
- 3.1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分析21-22
- 3.1.1 认识功能21
- 3.1.2 经济功能21
- 3.1.3 政治功能21-22
- 3.1.4 文化功能22
- 3.1.5 普及功能22
- 3.2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分析22-25
- 3.2.1 培养新型农民23
- 3.2.2 改造传统农民23-24
- 3.2.3 农业技术推广24
- 3.2.4 农民素质教育24-25
- 第四章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分析25-30
- 4.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概述与阶段性特征分析25-27
- 4.2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步性分析27-28
- 4.3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差异性分析28-30
- 第五章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0-34
- 5.1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30-32
- 5.1.1 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不足31
- 5.1.2 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明31
- 5.1.3 农村职业教育功能发挥不够31
- 5.1.4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适31-32
- 5.1.5 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不够32
- 5.2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32-34
- 5.2.1 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作用不强32
- 5.2.2 农村职业教育的系统性设计不够32-33
- 5.2.3 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单一性突出33-34
- 第六章 国外的相关经验及其启示34-38
- 6.1 美国农村职业教育经验34-35
- 6.2 德国农村职业教育经验35-36
- 6.3 韩国农村职业教育经验36
- 6.4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6-38
- 第七章 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38-41
- 7.1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38
- 7.2 建立多元化参与机制38-39
- 7.3 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39
- 7.4 提高职业教育有效性39
- 7.5 推行职业教育券制度39-40
- 7.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40-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作者简历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举;;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2 王本陆;消除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于奎,安英浩,谷欣;高职高专工程院校毕业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5 谢祁;林慧;;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J];成人教育;2006年05期
6 吴友群;廖信林;;试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单一性缺陷及多元化政策取向[J];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12期
7 梅方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J];调研世界;1999年11期
8 裴春秀;佘国华;;地方高校的重新定位:立足于为建设新农村服务[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潘孝斌;徐静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与分析——对杭州市部分公办中学、民办中学以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实地调查[J];改革与开放;2007年08期
10 刘千贺;葛舒舒;董小平;;后农业税时代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研究[J];甘肃农业;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9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