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17:02

  本文关键词: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内容之一。中职与高职专业衔接作为中高职衔接的基础,是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试图以专业设置为切入点,来探讨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应遵循的理论原则、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核心研究内容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核心概念出发,分析其理论基础。职业定向性决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是行业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必须以行业为纽带,根据职业分类及其对人才的不同要求设置既有层次性又有连贯性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现专业一体化。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中高职专业衔接面临纷繁复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相脱节,造成职业教育有限资源的浪费,降低职业教育整体效益;二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相重复,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出现空白点,导致其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与市场需求之间失衡。第三部分试图剖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归为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和统一的规范,另一方面应归为中职与高职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第四部分对比分析了国外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的方式,并归纳其共同点:统一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标准始终围绕职业,这些做法为发达国家中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提供了重要保障。第五部分提出实现中高职专业衔接的关键在于发挥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中高职院校、和行业组织三方共同作用,根据行业需求结构和技术层级顺序,并针对中、高职不同定位,,设置既有层次性又有连续性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这需要做到三方面:实行统一分层的专业设置管理模式、统一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规范和构建双重保障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契合市场需求。
【关键词】:专业 衔接 职业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2.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科学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10
  • 1.1.2 终身教育思想改变职业教育理念10-11
  • 1.1.3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11
  • 1.2 核心概念界定11-13
  • 1.2.1 职业教育11-12
  • 1.2.2 专业12
  • 1.2.3 专业设置12-13
  • 1.2.4 衔接13
  • 1.3 文献综述13-17
  • 1.3.1 国内研究综述13-16
  • 1.3.2 国外文献综述16-17
  • 1.4 研究方法和目的17-18
  • 1.4.1 研究方法17
  • 1.4.2 研究目的17-18
  • 第二章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的理论分析18-25
  • 2.1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同与异18-19
  • 2.1.1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18
  • 2.1.2 中、高等职业教育同根同源18-19
  • 2.1.3 中、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不同19
  • 2.2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主要依据行业需求结构19-22
  • 2.2.1 行业分类是专业设置的来源19-20
  • 2.2.2 职业分析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础20-22
  • 2.3 衔接的本质对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思维路径要求22-25
  • 2.3.1 中高职专业衔接应处理好层次顺序 依据技术层次结构22-23
  • 2.3.2 中高职专业衔接应遵循职业定向性 依据行业需求结构23-25
  • 第三章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存在的问题25-29
  • 3.1 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相脱节,缺乏系统性25-27
  • 3.1.1 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依据相脱节25-26
  • 3.1.2 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内容相脱节26
  • 3.1.3 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更新速度相脱节26-27
  • 3.2 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相重复,缺乏层次性27-29
  • 3.2.1 中、高等职业院校热门专业相重复27
  • 3.2.2 部分中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偏 高职化27-28
  • 3.2.3 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偏 中职化28-29
  • 第四章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难以衔接的原因分析29-35
  • 4.1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机构相分离29-31
  • 4.1.1 中高职专业设置管理分属两个管理部门29-30
  • 4.1.2 中高职专业设置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30
  • 4.1.3 中高职专业设置之间缺乏统一标准30-31
  • 4.2 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未能协调一致31-32
  • 4.2.1 中等职业院校局限于 就业教育 理念31
  • 4.2.2 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定向性”褪色31-32
  • 4.2.3 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之间缺乏协调机制32
  • 4.3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缺乏内在统一规范32-35
  • 4.3.1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历史遗留问题32-33
  • 4.3.2 中高职专业设置自主权失控33-34
  • 4.3.3 中高职专业设置衔接缺少行业指导34-35
  • 第五章 国外中高职专业衔接的基本模式和特点35-39
  • 5.1 国外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的基本模式35-36
  • 5.1.1 英国“教学单元”衔接模式35
  • 5.1.2 美国“一体化教学大纲”衔接模式35-36
  • 5.1.3 德国“补习式”衔接模式36
  • 5.2 国外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模式的特点36-39
  • 5.2.1 中高职专业设置有统一管理36-37
  • 5.2.2 中高职专业设置围绕职业由宽到窄扩展37-39
  • 第六章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的宏观建议39-43
  • 6.1 实行统一分层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模式39-40
  • 6.1.1 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根据行业需求制定统一专业目录39
  • 6.1.2 地方职业院校根据学校定位和办学条件合理调整39-40
  • 6.2 统一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规范40-41
  • 6.2.1 中高职专业设置要遵循技术层级顺序40
  • 6.2.2 中高职专业设置应兼顾“市场性”和“教育性”40-41
  • 6.3 构建双重保障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契合市场需求41-43
  • 6.3.1 制定明确的职业教育专业管理制度41
  • 6.3.2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监督引导作用41-43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43-44
  • 参考文献44-47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利琼;李茂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中的权力制衡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夏启中,解飞厚;论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3 陈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高原,邓玉,张春梅;论发达国家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式[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马秋硕;刘铁;赵倩;;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广州地区的实证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6 邢晖;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兼议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7 姜丽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与趋势[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8 李春明;;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30期

9 刘启娴;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模式与原则初探[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10 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44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b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