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的方式理解儿童——儿童观的方法论思考
本文关键词:以人的方式理解儿童——儿童观的方法论思考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观 方法论 对象意识 思维方式 双重生命 存在方式 儿童世界 生命活动 心灵活动 特定化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东北师大学前教育系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观念的更新是关键,而儿童观的转换则是关键的关键。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如何看待儿童,其重要前提是以什么样的方法论为指导来认识儿童。“对儿童的认识”由来已久,但“如何认识儿童,以什么方法认识儿童”却一直困扰着人们,成为人们一直探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志斌;周水涛;;毕淑敏小说中多重意蕴的生命关怀[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邵燕楠;教育的人类学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胡存之;文化合理性的追寻与批判[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4 方杲,许修杰;寻找理解人性的“半山亭”和“观景台”——卡西尔《人论》的思维方式[J];长白学刊;2002年04期
5 易小松;人是商业文化的核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6 陈伟;;“多维释义”理论学理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朱志勇;关于国民性之“在”的追问[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李丽;时间——发展的空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孙元涛;;乌托邦精神与教育——关于教育价值理想的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胡国义;;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涵义辨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文祥;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5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6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海英;论主体性的历史生成[D];吉林大学;2005年
9 付秀荣;和谐多样: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长栓;文化哲学的悖论及其历史向度[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齐凌云;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施敏;论网络文化与人的现代性[D];广西大学;2002年
5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管锦绣;关于生态伦理的人文理性的建构[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黄树光;论价值活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平君;论哲学视野中的人的教育[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高跃辉;一种对人自身认识的新视角[D];湘潭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梅;家长应理性地爱孩子[J];教育导刊;2000年S6期
2 王志明;关于儿童观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3 塞尔玛·西蒙斯坦·芬托斯,孙瑾;儿童观与学前教育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2004年01期
4 刘晓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化[J];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5 吴敦芳;“把儿童看作儿童”——论卢梭的儿童观[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潘云翘,苏燕明;金色童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5年10期
7 黄希尧;儿童的发现——卢梭的儿童观述评[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史爱华;在幼儿的声音中探索意义——无能儿童观批判[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张效珍;教师的儿童观亟待彻底转变——幼儿园一日活动观察有感[J];早期教育;1996年01期
10 徐晓华;卢梭儿童教育观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萍;;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浅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2 覃思;;趣味性 探索性 创造性——广西部分地区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方法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张洁明;;用文学艺术作品提高儿童的素质[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4 李守民;;学习行知思想 培养早慧儿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5 王冰;;正确认识影响儿童外语学习的因素,提高儿童外语教学质量[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杜成宪;;从儿童歌谣游戏和绘画透视中国传统儿童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罗丽芳;;亲子共读,点亮儿童心灵世界的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左静;;儿童记忆特征统计分析的英语教学研究[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卫红;;浅谈儿歌的意义与教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罗丽芳;;亲子共读,点亮儿童心灵世界的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专栏记者:廖文辉 本期策划:王保纯 汪大勇;如何看待儿童诵读经典现象[N];光明日报;2004年
2 杨茔丹;玩是儿童交往重要手段[N];保健时报;2004年
3 余洋;美国儿童的夏令营[N];中国旅游报;2000年
4 哈里·斯皮德;西方小孩爱读什么[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王泉根;“成人化”剥夺了童年的滋味[N];文汇报;2004年
6 石为华;问一下:儿童所能学习的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福建厦门英才学校小学部 曹铭智;儿童如何在电脑上画画[N];美术报;2003年
8 记者 王思海;河北161名来京求诊儿童不是群体铅中毒[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鲁洁 吴慧珠 李季湄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许群民;感悟儿童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成刚;脑科学视野中的儿童早期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伟;游戏精神与儿童写作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袁美英;5~7岁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红安;中西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在教育维度中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金华;论满族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吕正欣;儿童入学准备发展水平对其学校适应状况的预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佳;儿童英语教学全身反应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8 刘洋;儿童与音乐的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永凤;瑞吉欧幼儿教育法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资利萍;0—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52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5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