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价值及内容选择
本文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价值及内容选择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课程 内涵 价值 内容选择
【摘要】: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儿童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丰富而广泛的一切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或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儿童发展的必然诉求,其课程内容应在遵循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与社会发展价值的基础上以衣食住行、人际关系、自然地理、口头语言、游戏体育、节日庆典、音乐美术等七大主题进行选择。
[Abstract]:......
【作者单位】: 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广播电视大学;
【基金】: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3A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2
【正文快照】: 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1],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反映了民众的主体精神和意愿,体现了民众的心理特征、思维模式、生活和行为方式,是民众不断选择和优化的结果;民俗文化犹如地球上的云彩、虹霓、晚霞、晨曦、云和气,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戎佩坤;;云南少数民族儿歌浅谈[J];山茶;1984年03期
2 王红曼;对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分类[J];满族研究;2001年04期
3 赵海燕;杨晓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阐释[J];教育探索;2012年02期
4 赵海燕;杨晓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阐释[J];教育探索;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平;;《醒世姻缘传》与《聊斋志异》俗信描写之比较[J];蒲松龄研究;2010年03期
2 窦存芳;;民族地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探讨——加快发展和壮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力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朱翠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万德权;陈兴亮;;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方刚;名称来源问题的哲学意蕴——论柏拉图《克拉底鲁篇》对名称来源问题的探讨及其哲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杨晖;;试论清初汉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处境——以“厵发令”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方金华;;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10 宋燕鹏;张素格;;石家庄市“城中村”村落文化调查研究之一——裕华区槐底村民间信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呼致伟;;解读七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黄汉忠;;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孝鸿;;斗鸡及其内在的文化意义与社会时尚——以南阳英庄汉画像石《斗鸡图》为中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吕微;;前言:从“我们和他们”到“我与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马知遥;;寒食、清明的人文传播和现代传承——以山东当地清明节习俗为例[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9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10 马忠才;;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的民俗学、经济社会学视角——对同心县、利通区农村的实证研究[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胥文玲;明清闽北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伟;民间传统体育赛事对乡镇、街道(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邢玉梅;鲁迅与民俗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永奇;广告影像批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延龙;孙刚成;乔刚;;陕北农村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2 王鉴,何喜刚;詹姆斯·A·班克斯的多元文化课程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3 涂元玲;论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孟凡丽;国外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模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倪胜利;张诗亚;;“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6 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7 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8 贾放;对外民俗文化教学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冯胜钢;;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存在方式和存在基础的特征调查与近30年内逐步现代化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州;《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7 李宝庆;协商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路晨;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靖;论民俗对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沈丽玲;江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振雷;高中中国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覃宗毅;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杜元媛;关于民俗音乐走进普通高校音乐课堂的若干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龙明洲;广西河池市中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玲;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孝敬;农村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曦琛;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教育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威;;高职普通文化课程实效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黄娟;;高职教育普通文化课程改革的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康佳琼;;人文素质视域下的高职公共文化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2年23期
4 张红;;高职艺术类院校工作室制下普通文化课程改革[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沈彬;;重新认识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的定位与价值[J];江苏教育;2011年36期
6 褚联峰;解读中职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J];职教论坛;2001年04期
7 潘莉,钱理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该开设中国文化课程[J];职教通讯;2001年07期
8 宝斯琴;;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课程的价值诉求及其实现[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卫珍妮;;浅谈职业院校旅游文化课程的改革[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10期
10 陈艳宇;;建构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之管见[J];学前课程研究;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贾登炜;冯金生;;重视当地民俗,,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黑河流域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探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苏明光;;千锤百炼打造一门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文课程——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研究与发展报告[A];横店·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党安塞;;构筑语文高效课堂,从有效预习开始[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北京育才学校校长 刘继忠;以高中课改统领 打造学校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陈香;高校传统文化课陷入教学盲区[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YMG记者 李京兰;“禁补令”难挡市场需求[N];烟台日报;2010年
4 严珊;“淘汰”与“问责”试行之后[N];解放军报;2011年
5 记者 童凯 通讯员 周燕霞 孔轶文;本土文化课程走进幼儿园[N];泰州日报;2009年
6 邰洲湛;泰州:本土文化课程走进幼儿园[N];江苏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张渊;要从小了解自己的家乡[N];酒泉日报;2005年
8 王东;强调父亲角色 重视能力培养 这样的家教才是好家教[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孔令欣;“敬师茶会”探讨茶文化教育之路[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娜;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文化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年
2 杨玉帅;民族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创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朱爱英;澳门低学历 失业人士文化课程培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西香;视觉文化课程微视频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克磊;论全纳文化课程的构建[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杨长亮;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文化课程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常娟娟;西北民族地区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宗菲;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课程的可行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53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5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