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终身教育 学前教育 主要影响 出处:《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终身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受到各国教育界的认可和重视,它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终身教育思想对认可学前教育的地位、改善学前教育内容、扩展教育思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thought of lifelong education, as a worldwide trend of thought in educa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and valued by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it has also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In our country, the thought of lifelong educ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cogni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cont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expanding educational idea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1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闰青;;课堂教学:让学生诗意地存在[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9期
2 唐爱民;;成人教育及其邻近范畴的逻辑关系摭论[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3 陈作松;张惠红;;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系统教学设计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冯建军;论全人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3期
5 王正福,周志平;“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争及现代教育的走向[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6 徐峰;试论当代语文教师人格素养构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李建华,陈晚云;意义性学习:人文知识内化的主体性动因[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3期
8 吴铁军;论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途径[J];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李家强;职业倦怠与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J];中国健康教育;2005年05期
10 姜丽红,臧晓雷;关于对教学过程控制的理论研究[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孙长智;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矛盾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郑志龙;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洪生;教育选择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丽群;论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柴国荣;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标;中国学前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林丽娅;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何秀琼;福清市第三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殷久华;高中思想政治课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珂;关于大学生求学满意度的探讨[D];湖南大学;2007年
6 张悦颖;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与学校科学管理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靖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养育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耀忠;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学生评教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义明;初中生人际交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封明浩;基于新课程的“讨论式教学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宗义;;日本的幼儿教育[J];四川教育;1980年08期
2 唐淑 ,吴家苓;夸美纽斯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3 寇崇玲;马克思与学前教育[J];幼儿教育;1983年06期
4 ;要把幼教工作好好抓起来[J];江苏教育;1983年14期
5 ;学前教育讲座思考题[J];幼儿教育;1984年01期
6 卢乐珍;学前教育讲座——第六讲 幼儿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J];幼儿教育;1984年02期
7 邓正营 ,陈珍;崔庄大队决定让幼儿穿上统一童装[J];幼儿教育;1984年03期
8 周兢;学前教育讲座 第十讲 幼儿文学教育[J];幼儿教育;1984年07期
9 ;学前教育讲座思考题[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4年01期
10 曹筱宁;从美苏两国学前教育的共同趋势谈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探索一条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路子[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2 蓝星;;不会艺术的儿童——早期教育中艺术教育的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王国兴;王金莉;;关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薛竹;;义务教育还需立足长远放眼量[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征文获奖名单[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6 ;立足校本 服务教学 坚定实施科研兴校战略[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宁林;;娃娃科普——不可忽视的幼儿群体[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8 夏元泰;;坚持面向“三农” 为发展地域经济培养技术人才[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以理治校 以礼塑人 让更多的孩子就业成才[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蒋云;;利用现代科技培养小班幼儿的关爱情感[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初德和;孩子该不该上学前班(下)[N];中国保险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孙军;素质教育从幼教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徐爱晖;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朱家雄;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对幼儿园课程如何立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建平;学前班是小学预备班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国际教育培训五大发展趋势[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记者 曹静 庄玉兴;幼儿入园 家长随意挑[N];解放日报;2000年
8 蔡建武 崔立群;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要上“户口”[N];江西日报;2000年
9 小文;为了孩子的明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席秀玲;学前教育对教师素质应有高要求[N];山西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璐;从建构主义视角透视儿童斜坡概念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方钧君;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雨虹;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学前教育投资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小明;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层次的提升[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曙光;现代脑科学对学前教育的启迪[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施煜文;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及其对制定上海市师资培养方案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卫;我国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龚平;终身教育与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建构[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彭兵;研究型幼儿教师特质及培养机制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卓;学前儿童教育成本与家庭教育期望相关性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爽;信息技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颜婷婷;学前教育情境中概念图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何红丽;我国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生态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07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50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