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多民族聚居区农村学前教育的乡土性与科层化对接——以互助县五十镇阳光幼儿园为例

发布时间:2018-09-10 10:19
【摘要】:社会转型期,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转型。以"重礼俗、轻法治"为特征的乡土社会学前教育工作模式正在向"明职责、晰法理"的科层化工作模式转变。本文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阳光幼儿园为田野点,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文化阐释。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is also facing a new transformation. The work mod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societ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tiquette and custom and neglecting the rule of law", is changing to the mode of "clear duty, clear legal principle". This paper takes Sunshine Kindergarten in 50 towns of Huu Tu Autonomous County as a field point and explains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angle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大学;
【基金】:青海民族大学创新项目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1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艳红;秦秋兰;郭凯峰;;失地农民参与城乡规划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凤台县两个典型村落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2 任继新;;费孝通论民国乡村工业化的必要性及启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吴同瑞;;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中华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曹丽;;论中国当代公共行为文明的价值内涵[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6 朱美华;王月娥;;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1年04期

7 杨武生;吕峰;;论标志设计中的“和而不同”[J];包装工程;2009年02期

8 李晓玲;;中国人情:本土化的社会资本来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程新友;王芳;;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民合作[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向平;;信仰及其秩序的构成——中国信仰社会学的理论视角[J];创新;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吕文浩;;他山之石——民国社会学者的历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3 彭兆荣;;移动正义:客家政治文化结构中的核心价值[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4 潘宁;;文化自觉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若干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5 区缵;林漫青;;“海上丝绸之路”的渔业合作与发展[A];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琼粤两省合作发展——第三届中国(海南·广东)改革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1950年代的塘村妇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志龙;多重情景下的学术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金花;士人与土司[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晓峰;我国乡镇干部行为的情境与过程[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闪兰靖;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丽丽;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9 孔娜娜;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华志;第二家庭—家族企业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学云;中国本土语境下的法律建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楠;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腾;控制或合作: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周蔷薇;蔡枢衡法学理论自觉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玲玲;周作人与中国隐逸传统[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宏;整合与互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穆晶晶;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张瑞迪;庙会作为公共文化的传承与展演[D];温州大学;2011年

9 朱楠;民俗与法律的矛盾及平衡[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陈晓凡;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的婆媳关系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见;大学的科层化危机及其改造[J];高教探索;2004年04期

2 苏君阳;;我国学校内部组织管理:科层化与扁平化的冲突和协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于忠海;;量化科研评估的逻辑反思:理性化、科层化与意识形态化[J];高校教育管理;2014年02期

4 陈德玺;刘日飞;;科层化体制下践行群众路线的现实困惑与路径规划[J];惠州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田毅鹏;张帆;;转型期社区组织的科层化及其走向——以C市J社区为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6 徐兆武;;基于大学的科层化管理和学术体制化的反思[J];云梦学刊;2007年04期

7 王新驰;企业发展与科层制组织模式——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谭春玲;;延伸与内卷:民国初年县级政府科层化的初始阶段——以对“阳新知事卫队滥刑擅杀案”的述评为例[J];兰州学刊;2007年12期

9 刘旭然;;我国高校“制度同化”过度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10 罗刚淮;;谈较大型学校管理创新的新思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晖;;浅析大学管理科层化倾向的弊端[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宇;网络NGO组织形式科层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34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234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f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