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幼儿园存在的合理性及其限度——基于符号消费理论的视角
[Abstract]:Educati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consumption, but also a kind of investment, so it not only has the general function of symbol consumption, that is, show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ut also can reproduce symbol consumption.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 and the penet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lationship" are the local driving for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symbol consumption in China. Although the appearance of symbol consumption is reasonable, public preschool education, as a quasi-public product, must guarantee the fairness of the starting point. That is to sa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verflowing materialism, public kindergartens must insist on the orientation of symbol consumption and the true demand of education based on peopl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1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翔;试论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休闲[J];学术论坛;2004年05期
2 吴翔;消费社会与中国[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张念;消费社会的女幽灵[J];南方文坛;2005年05期
4 王岳川;博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文化理论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5 张卫良;20世纪西方社会关于“消费社会”的讨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郑红娥;;消费社会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年04期
7 陈志华;文学的悖论性生存——试析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张健;消费社会里的散文生产与消费——兼论20世纪90年代散文创作的消费性[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9 李骏,邓国彬;消费社会的社会机制——一项社会学的考察[J];改革与战略;2003年06期
10 徐辉;悲剧的放逐:解读消费社会的“美女神话”[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冠青;;消费社会的文学审美走向[A];“美学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琴;;论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3 陈瑜;;娱乐性重构:消费社会与电影文化——从张艺谋《千里走单骑》说起[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谢有顺;;经验被存在所照亮——评《阿瑶》[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5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产品设计[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饶广祥;;商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消费社会的广告[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7 鲍明晓;;财富体育[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曾军;;鲍德里亚走出了马克思?——从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谈起[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9 郑崇选;;当代中国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文学转型[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10 李春青;;“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理论的新课题[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岳川;消费社会的身体策略[N];深圳商报;2003年
2 袁岳 邓理峰 张天红;符号 正在笼罩消费社会[N];经济日报;2003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富豪疯狂消费只为本能释放[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颜敏;消费社会及其文学[N];文艺报;2004年
5 刘方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消费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钱中文;消费社会我们该怎样对待“身体”[N];中国艺术报;2004年
7 王宏维;隆胸:消费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控制[N];南方日报;2006年
8 溪桥;我们为什么消费[N];天津日报;2004年
9 潘明朗;消费社会为何来得如此步履蹒跚[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宁逸;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N];文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形态的转折[D];四川大学;2003年
2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3 王又佳;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D];清华大学;2006年
4 邹晓霞;商业街道表层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5 郭台辉;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D];复旦大学;2006年
6 张金岭;“法”眼看中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程箐;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9 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赵玲;生命尊严的维护与升华[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爽;消费社会文化背景下我国快餐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王昆;透过《时尚》杂志看消费社会的时尚元素及消费群体[D];四川大学;2004年
3 朱姝;大众消费时代的文学消费[D];四川大学;2005年
4 张曼;知识分子身份的悬浮[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s,
本文编号:2312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31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