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与教师形塑间的张力
发布时间:2020-10-19 23:59
从哲学的角度看,“自主”是衡量人发展的根本尺度。它已成为中国幼儿园教育的“法定目标”之一,这也反映了时代精神对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诉求。“自主”可被视为幼儿园的“理想规范”,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有自己的“运作规范”,幼儿们也展现出被动性与能动性的复杂反应。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貌似平静,但在此表象下却隐藏着张力。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探究“自主”在幼儿园教师的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二是描述与解释幼儿园教师在自主支持与自主抑制中采取的策略;三是理解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结构中的行动。通过对四川省B市三所幼儿园的10位教师与4位实习生的深度访谈,与对这三所幼儿园幼儿的持续观察,本研究从文化主位与文化客位的视角发现:第一,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实践处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之间的张力中。从价值理性出发,教师们认可“自主”这种抽象的价值观;但受日常惯习影响,教师们希望且喜欢幼儿“听话”,这负载着个体重要的价值观念信息,也具有中国社会的历史特征。“自主”作为一般原则无疑为幼儿园教师的行动提供了理由或依据,但当这种原则仅仅以外在形式存在时,常常并不能激发实际行动。第二,“安全第一”是幼儿园教师奉行的首要实践法则。“安全”因具有价值基础性而获得实践优先性。为了保障幼儿安全,幼儿园教师采取了预防、应急与事件澄清(如早说、会说、好说)的各种策略。他们有着非常明显的“安全焦虑”,在幼儿喜爱的户外活动中,他们也顾虑颇多。家长的问责与对利益受损的担忧,是导致他们焦虑的主要诱因。第三,教师们持有应让幼儿“又爱又怕”的信念,并努力营造着适宜的“气场”。他们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上自我依赖,在道德生活上自我控制。他们既运用了显性的强硬手段(如给脸色、用威胁、夺权利、造隔离,等等),又运用了隐性的控制手段(如建立常规、生产空间、选择性反应、崇尚知识、孤立不乖者)。这些举措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主观与客观的嵌套——主观上为了保障幼儿安全、维护活动秩序与帮助幼儿学习、成长,客观上形塑(支持或抑制)了幼儿的自主。第四,在渗透着教师权力的场域中,幼儿除了顺从与沉默外,还有拓殖与反抗。他们的行动不是社会决定论和机械论式的,他们表现出了赋权型、权宜型、反抗型三类自主形态。教师们对此也有不同的反思与认识。幼儿园是一个本真与异化同在、活力与惰性共存的世界。幼儿园教育情境具有不确定性和特殊性,这使幼儿园教师很难根据概括性、普遍性的教育理念开展活动。他们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来组织幼儿园日常生活结构,其实践图式具有保守性与惰性,这常常阻碍幼儿的自主发展。但我们也看到了幼儿园日常生活的多维性、多价值性与幼儿的能动性,这些都成为改变现状的可能动力。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12
【部分图文】:
握具体场域中幼儿与教师的“实践逻辑”,就一定离不开对幼儿园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的考察。因此,我尝试把幼儿园发生的个别事件同社会结构或文化传统联系起来加以思考(见图0-1),揭示出幼儿园教师的行动与感情所蕴含的意义、实践中的内在文化图式及其对幼儿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影响, 并呈现幼儿园教育实践可能的变革空间。图0-1 幼儿自主与教师形塑间的张力解释框架① Hussey, J. & Hussey, R.Business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for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7.② 张翠霞. 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策略——从研究范式转化及常人方法学的启示谈起[J].民俗研究,2011,(03) :107-117.③ 高兆明. 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拥有理论理性,也拥有实践理性),同时也是具有丰富感性因素的整体之.Scheler)认为单纯用理性规定人格的本质是远远不够的,①还应包括情感与会对做人、做事不是单从理性、逻辑思维和条文制度的角度来考虑, 还考个别性(常会导致意志软弱与道德软弱),例如:“于情于理”、“合情达理” 、“酌情处理”是人们看待问题、为人处事的框架②。幼儿园教师标(“师定”目标)常奠基于日常的伦理、风俗、习惯、常识、有声望者人情感,等等。个老师都喜欢乖孩子、听话的孩子。……老师会奖励、夸奖乖的孩子、听…老师平时在对待不同类型的孩子上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但不出事还,“乖”孩子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老师对于乖的孩子(出事),。尿床的孩子,生活老师就很积极的帮他处理,对大便在床上孩子就不管大班实习生小苗)
图2-1 J幼儿园的攀岩墙(注:J幼儿园攀岩墙下没有任何吸收跌撞能量的铺垫物,而且没有划定fall zone——这个区域在使用时不允许有其他幼儿和物品,以防止攀岩的幼儿跌落下来砸中并伤害下面的人,或跌落到其他尖锐、坚硬物品上时会造成更严重的身体伤害。)(二)安全教育与安全制度三所幼儿园会定期、不定期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三所幼儿园都不允许幼儿在内跑、打闹(J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在操场上打闹、疯跑)、抛掷物品。D幼儿园还组幼儿参观过消防队,我还正好在此园听过一次小班的安全主题课,老师用一个小孩夏被闷死在车里的故事,让幼儿自由讲自己想到的危险;L幼儿园针对农村特有的情况行安全教育(如防溺水、如何正确使用火。留守儿童可能趁老人干农活时或看护多个子时,不注意跑到门前水塘戏水,孩子们有可能接触灶台里的火);J幼儿园定期进防震演练,还曾经专门组织幼儿认识幼儿园的一些安全标识,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J幼儿园的大班Y老师曾让孩子们看幼儿园楼梯间的符号——上下楼靠右走的小
本文编号:2847893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12
【部分图文】:
握具体场域中幼儿与教师的“实践逻辑”,就一定离不开对幼儿园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的考察。因此,我尝试把幼儿园发生的个别事件同社会结构或文化传统联系起来加以思考(见图0-1),揭示出幼儿园教师的行动与感情所蕴含的意义、实践中的内在文化图式及其对幼儿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影响, 并呈现幼儿园教育实践可能的变革空间。图0-1 幼儿自主与教师形塑间的张力解释框架① Hussey, J. & Hussey, R.Business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for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7.② 张翠霞. 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策略——从研究范式转化及常人方法学的启示谈起[J].民俗研究,2011,(03) :107-117.③ 高兆明. 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拥有理论理性,也拥有实践理性),同时也是具有丰富感性因素的整体之.Scheler)认为单纯用理性规定人格的本质是远远不够的,①还应包括情感与会对做人、做事不是单从理性、逻辑思维和条文制度的角度来考虑, 还考个别性(常会导致意志软弱与道德软弱),例如:“于情于理”、“合情达理” 、“酌情处理”是人们看待问题、为人处事的框架②。幼儿园教师标(“师定”目标)常奠基于日常的伦理、风俗、习惯、常识、有声望者人情感,等等。个老师都喜欢乖孩子、听话的孩子。……老师会奖励、夸奖乖的孩子、听…老师平时在对待不同类型的孩子上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但不出事还,“乖”孩子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老师对于乖的孩子(出事),。尿床的孩子,生活老师就很积极的帮他处理,对大便在床上孩子就不管大班实习生小苗)
图2-1 J幼儿园的攀岩墙(注:J幼儿园攀岩墙下没有任何吸收跌撞能量的铺垫物,而且没有划定fall zone——这个区域在使用时不允许有其他幼儿和物品,以防止攀岩的幼儿跌落下来砸中并伤害下面的人,或跌落到其他尖锐、坚硬物品上时会造成更严重的身体伤害。)(二)安全教育与安全制度三所幼儿园会定期、不定期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三所幼儿园都不允许幼儿在内跑、打闹(J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在操场上打闹、疯跑)、抛掷物品。D幼儿园还组幼儿参观过消防队,我还正好在此园听过一次小班的安全主题课,老师用一个小孩夏被闷死在车里的故事,让幼儿自由讲自己想到的危险;L幼儿园针对农村特有的情况行安全教育(如防溺水、如何正确使用火。留守儿童可能趁老人干农活时或看护多个子时,不注意跑到门前水塘戏水,孩子们有可能接触灶台里的火);J幼儿园定期进防震演练,还曾经专门组织幼儿认识幼儿园的一些安全标识,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J幼儿园的大班Y老师曾让孩子们看幼儿园楼梯间的符号——上下楼靠右走的小
本文编号:2847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847893.html